首页> 中文学位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经营绩效--基于现金分红视角的研究
【6h】

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经营绩效--基于现金分红视角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研究思路

1.2.2研究方法

1.3研究创新与不足

1.3.1本文创新之处

1.3.2本文不足之处

2.文献综述

2.1关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内涵界定

2.2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动因分析

2.2.1非金融企业经营业绩下滑

2.2.2公司治理观念的改变

2.2.3降低融资约束动机

2.3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度量

2.3.1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度量

2.3.2企业经营绩效的度量

2.4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机制

2.4.1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负向影响

2.4.2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正向影响

2.4.3股利政策影响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经营绩效关系的机制

2.5文献评述

3.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理论分析

3.1理论分析

3.1.1预防性储蓄理论

3.1.2委托代理成本理论

3.1.3融资约束理论

3.1.4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现金分红理论

3.2研究假设的提出

3.3本章小结

4.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4.1模型设定

4.1.1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4.1.2变量定义

4.1.3回归模型

4.2实证分析

4.2.1描述性统计

4.2.2回归结果及分析

4.3稳健性检验

4.3.1内生性检验

4.3.2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其他替代衡量

4.4本章小结

5.研究结论

5.1研究结论及建议

5.2研究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经济环境下,中国处于产业升级的关键时期,目前中国非金融企业融资难,融资约束高,发展成本逐渐增加,转型升级压力大,产能过剩等因素导致非金融企业利润不断降低。金融资产投资一方面具有较高的收益,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资产的流动性,降低企业的融资约束,盘活自身的资产,提高资本利用率,因此越来越多的非金融企业选择配置金融资产,造成整个实体经济的过度金融化现状。经济过度金融化不但会造成金融过度膨胀,而且会使非金融企业脱实向虚,扭曲资产配置,损害企业的健康发展。  基于以上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这一背景,本文的研究思路从现金分红的视角出发,在微观方面考察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绩效产生的影响。梳理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从微观企业角度的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绩效主要产生两种效应:“蓄水池效应”与“挤出效应”,两者之间的相对大小决定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净效应。本文通过研究得出结论: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绩效造成负面影响,即显示了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挤出效应”大于“蓄水池效应”。由于代理成本、融资约束等是金融化影响企业经营绩效的主要中介因子(杜勇,张欢等,2017),而现金分红政策会对代理成本、融资约束等中介变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本文进一步考虑现金分红对于二者之间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现金分红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负面影响具有增强作用。最后,本文针对企业的异质性分组研究,发现相对于央企国企,民营企业的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损害更严重;相对于高新技术企业,高污染高能耗企业的金融化对企业经营绩效的损害更严重。本文的研究为经济金融化对微观企业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为企业对未来的发展决策、政府的宏观审慎管理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本文拟从现金分红视角出发,对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全文一共包括五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及意义、研究框架与研究思路。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主要从金融化的内涵界定、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的动因分析、金融化与企业经营绩效的衡量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述。第三章为理论分析与假设的提出,理论重点包括融资约束理论、预防性动机理论、委托代理成本理论与基于交易成本的现金分红理论四个方面。第四章为实证分析,本文对非金融上市公司的数据整理分析,研究现金分红视角下金融化与企业经营绩效之间影响效应。第五章为研究结论,主要包括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的局限性与研究展望。  本文具有的创新之处主要有三点:第一,本文从现金分红视角出发,研究非金融企业金融化对中国非金融上市企业经营绩效的影响,并且更深一步的研究了现金分红对于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弥补了以往研究的不足;第二,在理论分析部分,本文在传导机制上加入现金分红的影响,丰富了金融化的影响机制;第三,在实证设计上,本文通过对非金融上市公司数据样本分别分组为“中央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与“高污染高能耗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其他企业”,更加深入研究不同类型的非金融企业金融化产生的影响是否有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