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绿色和谐理论的新型人际关系研究
【6h】

基于绿色和谐理论的新型人际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致谢

第一章导论

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2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3研究思路

第二章新型和谐人际关系思想的提出

2.1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背景

2.1.1人际关系的概念

2.1.2和谐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目标和基础

2.2人态失衡的现状

2.2.1现实社会人际关系的嬗变

2.2.2虚拟社会人际交往困境

第三章绿色和谐:新型人际关系的理论依据

3.1中国传统人际关系的文化传承

3.1.1中国传统文化中论及和谐人际关系的主要思想

3.1.2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3.2绿色和谐理论的提出

3.2.1“绿色”的哲学意蕴

3.2.2绿色和谐理论的科学内涵

3.3绿色和谐理论的方法论意义

3.3.1新型绿色和谐人际关系的原则

3.3.2新型绿色和谐人际交往方法

第四章营造诚信友爱的绿色人际环境

4.1新型人际关系的前提和条件

4.1.1发展生产力是物质基础

4.1.2健全民主和法制是制度保证

4.1.3道德建设是精神动力

4.1.4思想政治工作是有效引导

4.2营造绿色人际环境的四个维度

4.2.1恭谦礼让、和睦共融的家庭人际关系

4.2.2安居乐业、守望相助的社区人际关系

4.2.3以人为本、竞争有序的企业人际关系

4.2.4诚实守信、健康文明的网络人际关系

第五章结语

5.1研究成果

5.2研究展望

注释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这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之一。个人是社会的主体,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前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当代人际关系出现新态势。由单一化转向多元化、由从众化转向个性化,人际交往空间在拓展、交往方式更加丰富;同时也存在由伦理化向功利化、亲近化向冷漠化转变,出现人际冷漠、诚信缺失、信任危机的困境。 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儒家和谐思想为主导的人际关系理念也应该坚持与时俱进。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类开始步入生态时代,这个时代对绿色文明的追求、对和谐主题的呼唤,要求人们奉行不同于以往时代的绿色和谐理论,来帮助解决人态失调的现状。 本文以黄志斌教授提出的绿色文化的三大理念、绿色和谐的三大原理为指导,研究新型人际关系的原则和方法。从家庭和谐人际关系、社区和谐人际关系、企业和谐人际关系、网络和谐人际关系四个维度展开论述,宏观上构建“诚信友爱”的新型绿色和谐人际环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