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樱桃仁油和樱桃仁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6h】

樱桃仁油和樱桃仁蛋白的提取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前言

1.1油脂营养与健康

1.2油脂提取方法

1.2.1溶剂提取

1.2.2压榨法

1.2.3微波辅助法

1.2.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1.2.5膜技术辅助萃取

1.2.6固相微萃取

1.2.7反胶团溶剂萃取

1.2.8电泳萃取(ESE)

1.2.9超声萃取(USE)

1.3油脂精炼技术

1.3.1 IMPAC脱胶

1.3.2电聚法脱胶

1.3.3碱炼脱酸

1.3.4吸附脱色

1.3.5水蒸气蒸馏脱臭

1.4蛋白营养与健康

1.4.1蛋白质的功能

1.4.2等电点

1.4.3溶解性

1.4.4乳化性

1.4.5发泡性

1.5本课题的选题背景

1.6国内外研究进展

1.6.1高α-亚麻酸类油脂

1.6.2高γ-亚麻酸类油脂

1.6.3高VE类油脂

1.6.4调味油

1.7课题研究目的

1.8课题研究内容

第二章樱桃仁油的提取工艺与精炼

2.1实验原料

2.2主要仪器

2.3主要试剂

2.4实验方法

2.4.1油料成分及油脂理化性质分析

2.4.2油脂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2.4.3油脂的提取工艺

2.4.4油脂精炼工艺

2.5结果与分析

2.5.1樱桃仁成分及樱桃仁油的理化性质

2.5.2樱桃仁油提取溶剂的选择

2.5.3樱桃仁油单相溶剂法萃取工艺

2.5.4微波辅助萃取樱桃仁油

2.5.5樱桃仁油超临界CO2萃取工艺

2.5.6不同萃取方法的比较

2.5.7樱桃仁油的精练

2.6本章小结

第三章樱桃仁蛋白的提取工艺与功能特性

3.1实验原料

3.2主要仪器

3.3主要试剂

3.4实验方法

3.4.1樱桃仁蛋白的提取

3.4.2樱桃仁蛋白等电点的测定

3.4.3蛋白质分子量的测定

3.4.4樱桃仁蛋白功能特性的测定

3.5结果与分析

3.5.1樱桃仁蛋白提取工艺提取单因素实验

3.5.2樱桃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

3.5.3樱桃仁蛋白等电点

3.5.4樱桃仁蛋白分子量

3.5.5樱桃仁蛋白功能特性

3.6本章小结

第四章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本课题以樱桃仁为原料,分别用单相溶剂法、微波辅助法、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得到樱桃仁油,分析了樱桃仁油的理化性质和主要成分,并精炼了樱桃仁油;用碱溶法提取了樱桃仁蛋白,并分析了樱桃仁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功能特性。 樱桃仁含油率为30.79%。分析表明樱桃仁油由11种脂肪酸组成,含量在1%以上的有4种,分别为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7.3%,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为87.4%。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单相溶剂、微波辅助和超临界条件下提取樱桃仁油的工艺条件,比较得出微波辅助法的萃取时间明显的缩短、分别是溶剂萃取的1/16,超临界萃取的1/4;超临界萃取法的萃取温度最低,提取率是最高。对樱桃仁油的精炼方法和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水化脱胶、碱炼脱酸、活性炭脱色和真空蒸汽脱臭的方法制得了精炼樱桃仁油。实验发现,樱桃仁油精炼后,其酸价和磷脂含量显著降低,过氧化值有一定升高,精炼油澄清透明,有宜人的香味。 樱桃仁含蛋白率为29.81%。樱桃仁蛋白由17种氨基酸组成,含量较高的有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苯丙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采用碱溶酸沉法对从樱桃仁中提取蛋白质的工艺进行了研究,分别考察了碱液浓度、碱液温度、浸提时间和料液比对蛋白质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pH=9.5,浸提时间40min,温度40℃,料液比1/15。使用SDS-PAGE测定了樱桃仁蛋白的亚基组成及其分子量,结果显示樱桃仁蛋白中含有7种亚基,其中分子量为18694的亚基含量最高为41.8%。使用考马斯亮兰法测定了樱桃仁蛋白的溶解特性,同时测定了pH值对其溶解性的影响,发现在pH值为等电点时的溶解度最小。同时利用碱溶酸沉法精确测量出其等电点的pH值为3.72。测定了樱桃仁蛋白在不同浓度和pH值条件下的乳化性和起泡特性并与大豆蛋白进行了比较,发现中性时浓度对其乳化性的影响和大豆蛋白比较相近,同一浓度下pH值对二者的影响差别较大。其起泡性优于大豆蛋白,而pH值对其泡沫稳定性的影响不是很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