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6h】

我国生态文明视域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论文选题创新之处和研究思路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1.3.2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2章 我国新型城镇化生态建设相关理论阐释

2.1 新型城镇化内涵与理论基础

2.1.1 树立以人为中心,引导人的全面发展

2.1.2 坚持四化同步,形成四化协调并进的发展局面

2.1.3 坚持科学的城镇发展观,优化城镇布局

2.2 生态文明的内涵与理论基础

2.2.1 生态文明的内涵

2.2.2 传统文化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2.2.3 科学发展观中的生态哲学

2.2.4 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哲学思想

2.3 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在诉求

2.3.1 生态文明思想对城镇化建设的理论指导

2.3.2 生态文明思想对城镇化建设的实践要求

第3章 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

3.1 我国城镇化发展概况

3.1.1 我国城镇化恢复发展阶段

3.1.2 我国城镇化停滞发展阶段

3.1.3 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阶段

3.2 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经济成就

3.2.1 城镇化推动了国内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2.2 城镇化刺激了消费需求与投机需求

3.2.3 城镇化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

3.3 生态恶化的突出问题

3.3.1 土地资源日益稀缺

3.3.2 水资源污染严重

3.3.3 空气污染防治失控

3.4 生态恶化的原因分析

3.4.1 环境管理及执法的不到位

3.4.2 环境治理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3.4.3 政府及居民环境保护意识的不足

第4章 生态文明视域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途径

4.1 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

4.1.1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4.1.2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4.1.3 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4.2 生态文明要求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途径

4.2.1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经济路径

4.2.2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律及道德路径

4.2.3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社会路径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城镇化发展取得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文明不断进步的体现,更是推动我们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城市在发展,农村在进步,城乡人口的贫富差距逐渐缩小,与此同时,生态城市和示范小城镇的出现进一步推动了城乡一体化的全面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注重对自然的尊重,对生态文明的理解越来越深刻。在城镇建设方面,人类积极应对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难题,全面协调人-自然-社会的统一和谐,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生态文明作为全新的亮点被提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十八报告用独立的篇章来系统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更加鲜明的突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地位。在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但要面临着一系列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更不得不面对环境恶化、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因此,在生态文明的新背景下,如何规划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型城镇,如何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到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是未来的城镇化建设中我们需要努力去探索和实现的。本文主要通过五章来对城镇化的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第一章为绪论,主要阐述本次研究的背景、意义、内容、研究思路;第二章为城镇化理论综述,主要对城镇化和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加以总结和论述;第三章为我国城镇化的现状与问题,在认可城镇化取得成就的基础上,分析和总结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第四章为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城镇化实现路径,即以生态文明为大前提作为指导,结合前面三章的内容,综合研究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