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班级流动日记”应用于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6h】

“班级流动日记”应用于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1.写日记是学生习作训练的有效形式之一

2.当前作文教学缺乏对习作兴趣培养的重视

3.流动日记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习作意识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实践意义

(四)相关研究综述

1.“小学作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2. 日记教学的相关研究

3. “流动日记”的相关研究

4. 综述小结

(五)核心概念界定

班级流动日记

(六)研究内容

1.“班级流动日记”运用于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的价值分析

2.“班级流动日记”在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3.“班级流动日记”运用于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的效果评估

(七)研究思路与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日记写作在学生起步习作学习中的功能与作用

(一)日记的特点

(二)日记的功能与作用

1.拓展学生写作素材

2.发展学生写作个性

3.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二、“班级流动日记”的内涵、特点与价值

(一) “班级流动日记”的内涵

(二)“班级流动日记”的特点

1.共享性

2.互动性

3.趣味性

(三)“班级流动日记”的价值

1.凸显学生的主体性

2.便于学生合作与探究

3.助力提升习作成就感

4.增强多维互动

三、“班级流动日记”应用于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的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二)研究计划的制定

1.第一阶段:组内循环,单线流动

2.第二阶段:组际循环,多维互动

3.第三阶段:组员调配,竞争切磋

(三)资料的收集

(四)实施原则

1.全员参与

2.合作竞争

3.多元指导

4.融入生活

(五)前期准备

四、“班级流动日记”在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中的实施

(一)第一阶段:组内循环,单线流动

1.科学分组,轮流习作

2.示范评改,组员评议

3.借鉴欣赏,反思修改

4.第一阶段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二)第二阶段:组际循环,多维互动

1.组际互换,扩大范围

2.教师指导,家长参与

3.第二阶段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三)第三阶段:组员调配,竞争切磋

1.依据能力,调整成员

2.教师评价,习作展示

3.第三阶段实践的总结与反思

五、“班级流动日记”应用于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的效果评估

(一)成效分析

1.习作的态度与兴趣

2.习作的选材与内容

3.习作的能力与水平

4.习作修改的意识与能力

(二)存在问题与困惑

1.学生难以坚持

2.分组不尽完善

3.任务过于繁重

4.评价方式单一

六、“班级流动日记”应用于小学第二学段作文教学中的实施建议

(一)联结学生生活实际,书写真情实感

(二)合理运用评价方式,注重表扬激励

(三)课内课外有机结合,减轻师生负担

(四)关注组员内部差异,展开多样指导

(五)流动主体多样协作,注重交流沟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B:部分学生流动日记作品展示

致谢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潘燕;

  • 作者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师范大学;
  • 学科 小学教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周晓燕;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