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研究
【6h】

高中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1 态度及态度的相关研究

1.1 态度的定义

1.2 内隐态度的提出

1.3 双重态度模型理论

1.4 双重态度的测量方法

1.5 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的关系研究

2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研究

2.1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概念

2.2 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测量

2.3 对中学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研究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及研究假设

1 问题提出

2 研究假设

3 研究目的

4 研究意义

4.1 理论意义

4.2 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研究一:高中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外显态度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5 结论

研究二:高中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内隐态度的研究

1 研究目的

2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4 讨论

5 结论

总讨论

1 高中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态度讨论

2 本研究的不足

3 本研究的创新点

4 研究结果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总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天津市双港中学高中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普查

附录2:中学生专业心理求助态度调查问卷

后记

展开▼

摘要

现代心理学家普遍认为:态度是一种带有个体主观且相对稳定的反应性。当态度主体对特定客体作出态度评价的时候,主体的概念体系中必将有双重态度,即主体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这两种态度,这种双重态度现象在研究主体对客体的刻板印象和偏见的时候尤其普遍存在。而内隐态度,即态度主体过去的经验,以及过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对客体的已有态度,经过沉淀积累,无意识的潜在影响着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情感反应,以及行为反应。态度主体外显态度非常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到社会期许的影响,而其内隐态度则会不受外界影响,而会保持的比较稳定。所以,在考察中学生对专业心理求助的真实态度上,不仅要从其外显态度上探究也要考察其内隐态度,才能对中学生态度进行全面的研究。本研究对天津市双港中学全体高一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水平普查,从中选择符合条件的被试50名,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单类内隐联想测验,对其进行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测量,探讨其对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其中研究一是对被试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外显态度研究采用问卷施测;研究二则是根据SC-IAT实验范式,对内隐态度研究的实验采用Eprime2.0进行编程,并采用2(心理健康水平:高,低)×2(属性维度:积极,消极)的被试内实验设计。研究发现:(1)高中生对于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在外显测量结果上表明其寻求专业心理帮助外显态度积极,同时,内隐测量结果表明其内隐态度上也是积极的;(2)在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态度的外显测量上,心理健康知识水平高的高中生态度比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低的高中生态度更加积极;在内隐测量上,心理健康知识水平高的高中生态度比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低的高中生态度更加积极;(3)高中生寻求专业性心理帮助的外显和内隐态度是独立的结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