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碎裂性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判断及左室射血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6h】

碎裂性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血管的判断及左室射血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引 言

2.研究资料与研究方法

2.1研究资料

2.2研究方法

2.3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 患者的一般临床治疗比较

3.2 fQRS波与病理性Q波的比较

3.3 fQRS组与非fQRS组的比较

4 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文献综述

展开▼

摘要

背景及目的:体表十二导联心电图上指标碎裂 QRS波(fQRS)与心肌梗死后造成的瘢痕和坏死密切相关,而 fQRS波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AMI)相关血管的判断及心功能的预测中的价值还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通过对147例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性,与导致本次心脏事件的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关系,以及与心功能的的关系。
  方法:收集了2012年6月~2013年8月期间,入住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心内科,连续性诊断为AMI的147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即刻以及术后48h内的心电图资料、心脏超声资料、实验室化验结果、冠脉造影结果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药物治疗情况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患者入院即刻和CAG+PCI术后48h内是否有两个以上相邻导联出现fQRS波以及fQRS所覆盖的主要冠脉供血区域,将患者分为左前降支组(LAD组,48例)、回旋支组(LCX组,36例)及右冠组(RCA组,63例),探索fQRS波与病理性Q波的心电图分布特征。另根据是否有两个以上相邻导联出现fQRS波将147例观察对象分为fQRS波组与非fQRS波组,结合PCI术后心脏彩超资料,分析fQRS波与AMI患者左室射血功能的关系。
  结果:
  1.所有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明确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至少24h心电监护,保留患者入院即刻以及术后48h床边心电图资料,14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入院后48h内有74例(50.3%)患者心电图出现fQRS波,37例(25.1%)患者出现病理性Q波。
  2.根据对心电图中fQRS波及病理性Q波的统计,LAD组中有16例患者出现fQRS波,阳性率为33.3%,有8例出现病理性Q波,阳性率为16.7%,两心电图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X组中有10例患者出现fQRS波,阳性率为27.8%,有3例出现病理性 Q波,阳性率为8.3%,两心电图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CA组中48例患者出现fQRS波,阳性率为76.2%,有26例出现病理性Q波,阳性率为54.2%,两心电图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5)。
  3.LAD组LCX组及RCA组中fQRS波对梗死相关血管定位的敏感性分别为73.4%、61.5%、84.3%,而病理性Q波的敏感性分别为25.1%、18.2%及53.1%。
  4.fQRS波组较非QRS波组左室射血分数更低(45±8.3 vs49±8.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碎裂QRS波与心肌梗死后造成的瘢痕和坏死密切相关,体表心电图fQRS波的分布与梗死血管的位置密切相关,可联合病理性 Q波判断 IRA。fQRS波可作为评价AMI患者左室射血功能的重要参考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