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壳聚糖与紫外线处理对蓝莓果实耐贮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6h】

壳聚糖与紫外线处理对蓝莓果实耐贮性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前言

1.课题的提出

2 文献综述

2.1 壳聚糖与紫外线对果蔬耐贮性的研究进展

2.2蓝莓的研究现状

3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第二章 壳聚糖涂膜结合冷藏对不同蓝莓品种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仪器

1.2 方法

2.1 腐烂率

2.2 可溶性固形物

2.3 可滴定酸

2.4 抗坏血酸

2.5 丙二醛

3 讨论与结论

第三章 紫外线与保鲜膜对蓝莓冷藏保鲜效果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1.2 方法

1.3 数据统计分析

2.1 腐烂率

2.2 可溶性固形物

2.3 花青素

2.4 抗坏血酸

2.5 丙二醛

2.6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

2.7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

3 讨论与结论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Ⅰ课题资助项目

附录Ⅱ读研期间论文与专利情况

展开▼

摘要

蓝莓(Vaccinium spp.)是我国新兴果树之一。我国长江流域蓝莓产区以兔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品种为主,也有少量北高丛蓝莓品种,成熟期在5月中旬—8月中旬,其果实含水量高,易染菌而腐烂变质,不利于贮存,因此对于整个蓝莓产业而言,对蓝莓贮藏保鲜技术的研究意义深远。本研究以兔眼蓝莓品种‘灿烂’、‘巨蓝’和‘顶峰’,南高丛蓝莓品种‘薄雾’与‘奥尼尔’,北高丛蓝莓品种‘布里吉塔’为试材,探讨壳聚糖与紫外线处理对蓝莓果实采后贮藏的影响及其生理机制。
  1.以4个蓝莓品种‘灿烂’、‘巨蓝’、‘顶峰’及‘布里吉塔’果实为试材,研究0.5%壳聚糖涂膜结合4℃冷藏对蓝莓果实品质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20℃贮藏相比,4℃冷藏显著降低了4个蓝莓品种果实腐烂率,延缓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维生素C(Vc)及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延长了贮藏保质期;0.5%壳聚糖涂膜能降低3个蓝莓品种‘灿烂’、‘顶峰’与‘布里吉塔’的果实腐烂率,延缓4个蓝莓品种果实TA含量的下降,抑制MDA累积,而对果实TSS和Vc含量变化(‘巨蓝’除外)影响较小。综合来看,0.5%壳聚糖涂膜结合4℃冷藏能较好地保持蓝莓果实品质,其中对延长‘顶峰’果实贮藏保质期的效果最好,‘布里吉塔’和‘灿烂’次之,而对‘巨蓝’果实贮藏保质期的效果相对较差。
  2.研究了紫外线照射、保鲜膜挽口包装、紫外线照射结合保鲜膜挽口包装处理对2个不同南高丛蓝莓品种‘薄雾’和‘奥尼尔’果实在4℃冷藏条件下的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TSS)、花青素、Vc、丙二醛(MDA)、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的变化,比较3种处理方式的贮藏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冷藏期延长,2个蓝莓品种果实腐烂率不断升高,Vc含量逐步降低,TSS、花青素、MDA、POD和SOD水平均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与对照相比,紫外线照射、保鲜膜挽口包装、紫外线照射结合保鲜膜挽口包装处理降低了腐烂率,延缓了TSS、花青素(‘奥尼尔’除外)和Vc水平的下降,降低了MDA、POD及SOD的峰值;在贮藏后期,紫外线照射结合保鲜膜挽口包装处理的POD和SOD活性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薄雾’果实腐烂率显著低于‘奥尼尔’,前者贮藏期长于后者。可见,紫外线照射结合保鲜膜挽口包装能较好地保持蓝莓果实冷藏期间的品质,尤以‘薄雾’蓝莓果实明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