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的教学研究
【6h】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的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问题的提出

1.1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是高中重点知识

1.1.1 课程标准的要求

1.1.2 课程设置的要求

1.2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是高中难点知识

1.3 研究的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文献法

2.2 观察法

2.3 问卷调查法

2.4 访谈法

2.5 教学实践法

3 内容分析

3.1 神经冲动的科学史

3.2 神经冲动的产生

3.2.1 结构基础

3.2.2 前提条件

3.2.3 发生原理

3.2.4 进行过程

3.2.5 特性表征

3.3 神经冲动的传导

3.3.1 传导的机制

3.3.2 传导的方式

3.3.3 传导的特点

3.4 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相关知识概念图

4 学情分析

4.1 日常观察

4.1.1 作业观察

4.1.2 课堂观察

4.2 开放式问卷与访谈结果分析

4.2.1 高中生关于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理解情况

4.2.2 高中生关于神经细胞钠钾离子分布的理解情况

4.2.3 高中生关于兴奋的发生前提和本质的理解情况

4.2.4 高中生关于静息电位的理解情况

4.2.5 高中生关于动作电位的理解情况

4.3 二阶层诊断问卷分析

4.3.1 二阶层诊断问卷的编制

4.3.2 二阶层诊断问卷的调查及分析

4.4 总结问题

4.5 成因分析

4.5.1 知识本身

4.5.2 学生的学

4.5.3 教师的教

5 教学实施

5.1.2 利用Flash动画展示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过程

5.1.3 利用图文转化法理解时间——电位曲线

5.1.4 利用概念图策略突破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

5.2 教学设计

5.3 实施过程

5.3.1 课时安排

5.3.2 课堂实录

5.4 结果分析

5.5 教学反思

6 收获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附: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及获奖情况

展开▼

摘要

“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是高中生物的重点与难点,为上好这节内容的复习课,笔者拟在调查诊断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复习课教学策略。
  本研究首先对“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的内容进行分析,包括“神经冲动的科学史”、“神经冲动的产生”、“神经冲动的传导”、“神经冲动产生与传导的概念图”四个主题。根据这四个主题进行开放式问卷的编制和施测,并结合搜集学生作业、学生访谈收集学生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和疑惑,以此为基础进行二阶层诊断问卷的编制和施测。调查结果显示,学生的主要问题是:(1)钠钾离子通道和钠钾泵知识中:认为钠钾离子通过离子通道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2)静息电位产生机制的知识中:认为神经细胞钠离子内流是产生静息电位的基础,静息电位相当于钠离子的平衡电位;(3)动作电位的产生机制知识中:认为有钠离子内流就可以产生兴奋;(4)静息电位的测量知识中:认为将电表的两个电极都置于神经纤维的膜外侧,不给予刺激时测得的;(5)时间—电位曲线知识中:不能解释各段曲线产生的原因。
  针对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从知识本身、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三个方面进行了成因分析,主要包括(1)神经冲动的科学史内容缺乏,学生没有相关背景知识,且难点概念较多,教材直接呈现的概念较少。(2)部分基础较差学生存在畏难心理,缺乏学习信心与学习兴趣。(3)教师的教学准备不足,存在对部分知识点理解不透彻或理解偏差。
  根据以上成因分析,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利用科学史线索帮助学生了解知识背景;Flash动画帮助学生理解神经冲动产生和传导的过程;通过展示静息电位的实验现象实例、展示动作电位实验现象,强化实验探究魅力;利用图文转化法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电位的概念内涵;通过课堂谈话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绘制动作电位产生的概念图解。依据以上策略实施复习课教学,使教学得到更有效的展开,取得了较好的复习效果。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