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与个案服务
【6h】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与个案服务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目 录

导 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留守经历

(二)人际交往

三、理论基础

(一)认知行为理论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

四、文献综述

(一)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

(二)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在个案工作中的应用

(三)研究述评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一)研究的重点

(二)研究的难点

(三)创新之处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一、基本情况

(一)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

(二)人际关系总体情况

二、交往被动

(一)交往意愿被动

(二)交往行为被动

三、途径单一

(一)交往圈子不够广泛

(二)交往载体不够多样化

四、技巧欠缺

(一)交谈技巧欠缺

(二)倾听技巧欠缺

(三)肢体语言表达技巧欠缺

五、容易受挫

(一)很难建立亲密关系

(二)自尊心容易受伤

(三)容易发生人际冲突

第二章 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留守经历影响人际信任感的建立

(一)亲子关系不稳定降低人际信任感

(二)父母履职不足降低人际信任感

二、留守经历影响性格发展

(一)性格孤僻导致人际交往被动

(二)性格自卑导致人际交往行为消极

三、留守经历导致人际交往认知不足

(一)父母引导不足影响人际认知

(二)监护人能力有限影响人际认知

四、留守经历影响行为习惯的养成

(一)留守经历影响生活习惯

(二)留守经历影响行为习惯

第三章 个案服务

一、案例背景

(一)大学生F的留守经历

(二)大学生F现阶段人际交往状况

二、模式的选择及其适用性分析

三、问题诊断与需求评估

(一)心理动态诊断

(二)因由诊断

(三)分类诊断

(四)需求评估

四、服务计划

(一)服务目标

(二)服务内容

五、治疗过程

(一)治疗初期

(二)治疗中期

(三)治疗后期

六、评估

(一)过程评估

(二)结果评估

总结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一)介入模式的反思

(二)研究方法的反思

(三)实务操作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1 留守经历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及影响因素访谈提纲

附录 2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张泳;

  • 作者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民族大学;
  • 学科 社会工作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储庆;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64G4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