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时代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
【6h】

新时代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精准化文献研究法

2、多维度比较研究法

3、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四)重点、难点、创新点

1、 研究重点和难点

2、研究创新点

二、 新时代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必要性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二)公众参与的概念及主要方面

1、公众参与的主体

2、公众参与的方式

3、公众参与的范围

4、公众参与的意义

(三)新时代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1、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需求

2、关乎民族未来的现实需要

3、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内在要求

三、 新时代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一)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趋势良好

1、公众参与意识确立

2、公众参与能力提高

3、公众参与范围扩大

4、公众参与途径增多

(二)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

1、 公众参与方式单一

2、 公众参与渠道不畅

3、 公众参与动力不足

4、公众参与效果欠佳

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社会宣传教育不到位

1、思想意识教育欠缺

2、学校环保知识教育匮乏

3、过度消费现象仍然存在

(二) 环境保护法律制度不完善

1、环境保护法

2、环境标准制度

3、环境监测报告制度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三) 公众参与制度不健全

1、 信息公开制度不到位

2、监督反馈机制不健全

3、奖励和保障机制缺乏

(四) 社会环保组织发展不成熟

1、成立门槛过高

2、技术、经费不足

3、组织内部腐败问题

五、新时代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讨

(一) 加强社会宣传教育

1、 加强思想意识教育

2、组织环保知识教育

3、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二)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法律制度

1、 完善环境保护法

2、 健全环境保护制度

(三) 优化公众参与制度

1、完善信息公开制度

2、加强监督反馈机制

3、建立公众参与奖励机制

(四) 推动环境保护组织的发展

1、放宽成立条件

2、政府资金扶持

3、加强组织规范化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一再强调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发表重要论述,深刻阐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两山论”“生态环境民生福祉”“生命共同体”“全球共赢”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新时代。同时,随着新时代国民素质的提高,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入,公众参与度也越来越强,虽然公民的参与能力尚且不足,政策和法律制定尚不完善,但公民个人愈发关注自己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问题。由此,以“新时代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为课题,对其概念以及必要性、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现实路径的多维度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深入研究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首要任务是阐述清楚核心概念,只有弄明白生态文明建设和公众参与是什么,才能对存在问题进行分析,解决问题。笔者通过梳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主要观点,以及公众参与的概念和内涵,来探寻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公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力量,是绿色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公众参与对于生态文明建设非常必要。笔者通过仔细研读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对公众参与的必要性进行探究。虽然新时代公众参与的总体趋势良好,却也不乏大量问题。公众参与方式单一、渠道不畅、动力不足、效果欠佳都是公众参与的现实问题。公众参与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为社会宣传教育不到位、法律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和环保组织不成熟。  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能否实现,不仅依靠公民个人的主观意识,更要依靠国家的法律制度和宣传教育。公众参与必须依靠制度、依靠法治。社会各界的广泛宣传、健全的环境保护法、良好的公众参与制度、环境保护组织的发展壮大都是推动和保障公众参与的关键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