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司法困境及对策——基于S市近三年4333份判决书分析
【6h】

醉酒型危险驾驶罪的司法困境及对策——基于S市近三年4333份判决书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研究现状

1.2.2 国外醉驾型危险驾驶罪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主要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司法现状

2.1 S市各个法院近三年醉酒型危险驾驶罪案件情况汇总

2.1.1 样本数据的来源

2.1.2样本的可行性

2.2审判处理情况分析

2.2.1犯罪主体特点

2.2.2 量刑的特点

3 醉酒型危险驾驶行为处理的困境

3.1 轻微型醉驾案件出罪困难

3.1.1 轻微型醉酒驾驶行为出罪过度谨慎

3.1.2 出罪后存在处罚衔接问题

3.2 轻微型醉驾案件证据规则不明确

3.2.1 血液酒精含量作为唯一标准

3.2.2 未设置反证制度

3.3 各法院量刑情节考量标准各异

3.3.1 量刑情节要素的不完全

3.3.2 同案异判

3.4 缓刑适用失衡且种类单一

3.4.1 缓刑适用标准的差异

3.4.2 刑罚种类单一,惩治作用不强

4 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定罪量刑问题的形成原因

4.1 重惩罚轻预防的观念

4.2 不够具体明确的立法

4.3 审判欠缺均衡的考量

4.3.1 对法定量刑情节的考量

4.3.2 对酌定量刑情节的考量

4.4 监管不力、衔接不畅

5 破解醉酒型危险驾驶罪司法困境的建议

5.1 完善轻微型醉酒驾驶出罪路径

5.1.1 坚持坚持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

5.1.2 出罪后的行政衔接

5.2 以证据证明力为中心,确定证据规则

5.2.1 呼气结果不能单独作为定案证据使用

5.2.2 血液鉴定作为定罪的证据之一,且允许嫌疑人进行反证

5.3 综合全面要素,适用统一标准

5.3.1 明确对“自首”的认定及量刑

5.3.2 明确对犯罪形态的认定

5.3.3 明确驾驶行为的认定

5.3.4 明确损害结果的认定

5.4 加强协调配合,形成联动机制

5.4.1 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5.4.2 完善醉驾案件处理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庞江月;

  • 作者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授予单位 河北经贸大学;
  • 学科 法律(法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韬;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DF7D6;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