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6h】

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思想及其在中国的传播

代理获取

摘要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她在对生物学、医学、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多年的观察、实验研究创立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影响遍及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蒙台梭利一生留下了丰富的教育著作,她的早期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童年的秘密》、《发现儿童》、《有吸收力的心理》、《蒙台梭利早期方法》、《蒙台梭利手册》和《家庭中的儿童》等著作中。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它具有强大的力量。其教育任务就是激发儿童“内在潜力”的潜能,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谐的发展。其教育的实质是在尊重儿童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帮助儿童获得自然成长和完善。其具体目标就是帮助儿童获得身体的独立,思想的独立,精神的完善,最终形成自立、自尊、自律的和谐人格。
   蒙台梭利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建立“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实施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出现了惊人的效果。1909年,蒙台梭利总结“儿童之家”的教育成果写成的《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一书,很快被译成2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进和运用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早在20世纪初,随着《蒙台梭利教育法》中文译本的出现,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思想即传入我国。但是处于20世纪前半期的中国,政治衰败、经济落后、人民生活贫困,幼稚园的数量很少,蒙台梭利教育虽受到称赞,但不适应当时我国的国情,因而未能传播开来。蒙台梭利教育再次在中国获得广泛传播是国内幼教大改革时期。人们发现传统的苏式分科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片面强调儿童智力发展,忽视儿童主体性,重上课轻游戏,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等弊端不利于儿童成长,人们急于要找到一个新的教育模式替代其体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蒙台梭利教育由理论研究为主转向理论和实践同时发展,促进了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思想在中国的运用与发展。进入21世纪,我国的教育理论研究更是百花齐放,蒙台梭利教育思想的研究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蒙台梭利教育目前已遍及全国除西藏自治区外的二十几个省、区和直辖市。
   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思想传播到今天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了,其经久不衰的生命力奠定了她成为优质教育的客观地位。然而任何一种先进的教育思想都不是僵化的,对于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融合方式。我们在学习、运用过程中就是要解决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的问题。我们应该扬弃地吸纳她的教育理念,并将其合理内核融入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形成符合本地本园实际并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的园本课程,从而促进幼儿富有个性地发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