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
【6h】

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绪论

选题背景

研究综述

一、关于诵读概念的研究

二、关于诵读教学意义的研究

三、关于诵读教学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教学策略研究

四、关于古诗词诵读教学理论依据和教学原则的研究

五、关于古诗词诵读教学评价的研究

六、关于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研究

创新价值

研究方法

研究意义

一 诵读的概念、历史、理论与意义

(一)诵读与诵读教学的概念

1.什么是诵读

2.什么是诵读教学

3.诵读与朗诵、诵读与吟诵的区分

4.诗诵读教学与词诵读教学的关系

(二)诵读教学的历史发展

(三)诵读教学的理论基础

1.语文课程标准与诵读教学实践

2.教材编写与诵读教学实践

3.生理学理论与诵读教学实践

4.心理学理论与诵读教学实践

5.诗词韵律与诵读教学实践

(四)诵读教学的意义

1.发展学生能力

2.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3.改善学校办学质量

二 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的基本情况与问题

(一)初中语文教材中古诗词的选文现状

1.课内教学

2.课外诵读

3.对比

(二)初中师生学生古诗词诵读的教、学现状

(三)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概念理解不足,不能意识到诵读的积极意义

2.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诵读应有地位被严重挤压

3.活动组织形式单一,师生诵读兴趣不浓厚

4.古诗词格律知识匮乏,缺少诵读知识和技巧

5.评价体系不完整,影响诵读的可持续发展

三 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一)诵读教学策略

1.把握诵读教学的原则

2.教学策略

3.学习策略

(二)诵读教学方法

1. 格律基础知识

2.诵读关键技巧

四 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实施方案与评价

(一)实施方案的设计

1.七年级以“以诵带读”(吟咏诗词)为重点

2.八年级以“以读带诵”(品味诗词)为重点

3.九年级以“群诗诵读”(积累诗词)为重点

(二)评价系统的建立

1.采用灵活的评价原则

2.立足全面化的评价标准

4.记录学生诵读发展档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初中学生古诗词诵读教学调查问卷

附录二:初中教师古诗词诵读教学调查问卷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古诗词已成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实现高质量的素质教育,提高初中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传承中国优秀文化,加强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的研究十分重要。古诗词有着特殊的格律、和谐的节奏、错落的音节和悦耳的押韵,具有整齐有序的结构美和抑扬顿挫的音乐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给人以美感,非常适合诵读,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但目前人们对“诵读”的概念理解模糊、意识不足,古诗词诵读教学存在许多许多问题,实施的现状不容乐观。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第一章从内涵入手,概说“诵读”与“诵读教学”的概念、历史、理论和意义。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明确诵读教学的价值,掌握诵读概念,知晓诵读教学的发展历史,了解诵读教学的实施原则,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古诗词诵读能力。本文从诵读与诵读教学的内涵着手,梳理诵读教学的发展历程,根据开展诵读教学的科学原理,总结古诗词诵读教学的重要意义;第二章着重调查,不仅从理论的角度去详细分析教材篇目、古诗词题材与体裁等,而且从实践的角度去设计问卷,笔者选择实习单位——重庆市杨家坪中学,就古诗词诵读教学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分析实践中初中古诗词诵读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第三章针对现实的问题提出诵读教学改进策略和实施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对应的教学策略,做好诵读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和教学反馈等,同时要采取灵活的诵读技巧,提高诵读教学效率。除此之外,在诵读教学过程中,学生应该选择恰当的学习策略,例如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等,加强学生自主诵读的积极性;第四章根据前三章的分析制定每个年级的诵读实施个性方案,并设计诵读教学的评价系统。教师做好诵读教学评价工作,发挥评价对古诗词诵读教学的诊断问题、纠正问题的重要作用。一方面遵循多元化原则,如做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等多样化;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采取建立档案袋诵读评价方式,构建完善的诵读评价体系,科学地发展诵读教学。

著录项

  • 作者

    秦燕;

  •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学科 学科教学(语文)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阮爱东;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初中语文,古诗词诵读,教学模式,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