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晚清华工小说价值论——以“赴美华工小说”为论述主体
【6h】

晚清华工小说价值论——以“赴美华工小说”为论述主体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绪论

一、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

二、本论题的研究现状

三、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晚清华工小说概况及背景

第一节 晚清华工小说概况

第二节 晚清华工小说的创作背景

一、晚清华工出国原因

二、华工的出国方式及其家国信仰

三、“反美华工禁约运动’’历史背景

四、清朝华侨政策的变迁

第二章 晚清华工小说中的“华工状况”

第一节 晚清华工悲惨的生存状况——以《苦社会》、《侨民泪》为例

一、“浮动地狱”中的身心虐待

二、“自由国度’’下的身心摧残

三、“逆来顺受、沉默无语’’的华工

第二节 晚清华工知识分子的状态及命运——以《苦社会》、《苦学生》为例

一、传统“士”人在海外的生存状态

二、新式知识分子在海外的命运

第三节 晚清华工现象引起的社会问题——以《劫余灰》、《黄金世界》等为例

一、家庭问题的产生

二、重商思潮的兴起

第三章 晚清华工小说中的“中西方社会’’

第一节 华工小说所写到的晚清社会

一、揭露官场丑态、抨击腐败官员

二、苦难的中国和中国人

第二节 晚清华工小说对域外社会的反映

一、强势的西方国家形象

二、友善的西方人形象

第四章 晚清华工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

第一节 “乌托邦”构想

第二节 晚清华工小说的写作特色

第三节 晚清华工小说对后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晚清华工小说主要是指以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内地中国人为寻求生计而远离故土,在出洋途中或异国他乡遭遇悲惨命运为主要内容的一系列小说作品。本文以“赴美华工”为主要论述对象,另外涉及赴东南亚、南美洲(主要是秘鲁)等地区的华工生活情景,着力展示晚清出国华人的生存状况及悲惨遭遇。同时,华工小说中融入了对晚清社会各个阶层的描写,它们从侧面反映了晚清社会。晚清华工小说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以文证史”的历史价值,小说展示了晚清国家的贫弱、华工所遭受的欺凌;一是文学价值,如小说中的“乌托邦”构想、强烈的虚构手法等。小说中出国华人身在异乡的飘泊之情成为后世海外文学的根基。
   本文共分四章探讨晚清华工小说的价值,第一章介绍晚清华工小说概况及背景,其中背景部分主要分析华工出国的政治、经济原因、华工出国方式以及家国信仰、“反美华工禁约”运动的历史背景、清朝华侨政策的变迁。第二章探讨晚清华工小说中的“华工状况”,包括华工的悲惨生存状况、华工中知识分子的状态及命运、华工现象引起的社会问题三部分。第三章主要剖析晚清华工小说中所反映的“中西方社会”,即华工小说中晚清官员腐败与民众苦难不堪形成鲜明对比,强势的西方国家形象与友善的西方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第四章从文学角度论述晚清华工小说的艺术特色及其影响,主要包括“乌托邦”构想、华工小说的写作特色、华工小说对后世的影响,也兼代论及晚清华工小说对当代文学中的海外华人文学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