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罗汝芳哲学思想探究
【6h】

罗汝芳哲学思想探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泰州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1.1 泰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1.1.1 王艮与泰州学派

1.1.2主要的哲学思想

1.2 颜均的“制欲非体仁’’和放心说

1.3 何心隐和其“理想王国’’

二、罗汝芳心学思想

2.1 罗汝芳的心学思想

2.1.1 “赤子之心”说

2.1.2 赤子之心与良知良能

2.1.3 赤子之心与天命

2.2 人生观

2.2.1 生命观

2.2.2 思想解放

2.2.3 生存观

三、罗汝芳学习观与为政思想思想

3.1 罗汝芳的学习观

3.1.1 为学与学圣

3.1.2 学习观

3.1.3 为学与入仕

3.2 为政以德的政治思想

3.2.1 “为政以德”的“仁政”思想

3.2.2 形狱观点

四、罗汝芳哲学思想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4.1 增强人民的家庭伦理意识

4.2 “率性而”的幸福观

4.3 “以民为本”的执政思想

3.3.1 人人平等的社会地位

4.3.2 建立和谐社会的社会状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泰州学派是宋明理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王门后学的一个重要派别。该学派的哲学思想深受阳明学说的影响,在吸收阳明学说优秀思想的基础上创立自己的哲学体系。泰州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为:王艮、颜均、何心隐和罗汝芳。其创始人王艮曾拜师于阳明门下学习阳明思想,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淮南格物说”和“百姓日用即道”的哲学理论,而罗汝芳在其“百姓日用即道”的哲学观点上又得到了进步发展创立“百姓日用之道”的理论,该理论对泰州学派的日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颜山农提出了“制欲非体仁”的哲学观点,主张通过控制人的欲望来使人达到圣人的境界,而过分地禁止人的欲望不仅不会使人回归大道,而且会离大道愈来愈远。为此其还提出了“放心说”其所谓的“放心”就是有所控制的依照自己的内心即自己的心性“率性而为”、“从心率性”。这一观点在其弟子罗汝芳那里得到了很好的传承,罗汝芳提出:“率性而为”,时刻都要保持自己原有的本性即赤子之心,反对通过制欲来达到为圣的目的。而何心隐则提倡“养”、“教”,以此来教化民众端正人们的思想认识,并以此来区分人人与国家和公欲与私欲的认识,最终实现一个理想的“大同社会”。
  罗汝芳作为泰州学派的重要代表,曾师从于颜均,在他的哲学体系中“心”学思想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以“赤子之心”为其心学的宗旨,主张人的本性是一样的,因为人人皆具有赤子之心,而“赤子之心”在其看来就是天命,“赤子之心,即是天命,而训人以此,即圣言也。”而天命即是性,是与生俱来的,也是人的本性使然,并提出了“天命之谓性”的观点。虽然人人皆具有赤子之心,而且赤子之心可以不虑而知,不学而能,但是人的认知又是有限的,普通百姓因无法认识到人皆具有这种本性,从而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无法保持原有的本性,最终离大道渐行渐远。圣人因为能够先天的认识到人的本性,并且在成长过程中时刻持有自己的本性,最终能够成为圣人。所以在罗子的哲学思想中为学的方法论也是其思想的主要组成的一部分,希望通过“先知觉后知,以先觉觉后觉”让普通的百姓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在为学的方法论中首先应当确立为学的目标和方向,并用辩证的方法去探究事物的本质而且要用“心”去思考问题,经常自我反省。除此之外,其还强调“作疑”和为学时机的重要性,只有通过为学才能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和素质,使自己回归大道。罗汝芳的为学思想对于当今为学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也指明了为学的基本道路。
  在其探讨为学的过程中“为学与入仕”也是该观点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也与传统的儒家哲学观念“学而优则仕”有着一定的区别。罗汝芳认为为学与入仕本是一体的,入仕者只有通过为学才能够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并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得以保全,作为为政者方能够实施“仁”政,而“仁”则是孔门为学的宗旨,也就是所谓的孝悌慈,而孝悌慈也就是赤子之心,是人的本性。即为政者只有让百姓认识并保持自己原有的本性,才能最终实现为政以德、无为而治,明明德于天下。
  罗汝芳对泰州学派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呈上启下的作用,他不仅继承了先前代表人物的优秀思想,而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哲学观点,使泰州学派的哲学思想体系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巩固,他的哲学思想不仅对当时的社会和宋明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民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的建设也有着很大的借鉴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