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违约损害赔偿计算规则研究
【6h】

违约损害赔偿计算规则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违约损害赔偿计算现存问题探析

(一)“损害”的定义不清

(二)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的界定混乱

(三)缺乏计算方法适用规定

二、违约损害赔偿的基础规则研究

(一)完全赔偿原则

(二)可预见性规则

(三)损益相抵规则

(四)减轻损害规则

(五)过失相抵规则

三、违约损害赔偿计算公式设计

(一)履行利益赔偿基本计算公式研究

(二)卖方履行利益损害赔偿计算公式

(三)买方履行利益损害赔偿计算公式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违约损害赔偿作为一种常见的违约责任,对于保护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益、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作用巨大。违约损害赔偿的计算则是该种违约责任的核心。然而计算问题一直是困扰法官们的一个难题,因此,笔者将着眼于整个违约损害赔偿体系,试图总结问题之症结并提出解决意见,希望能对司法实务操作有所裨益。
  通过对具体案件的总结,可发现造成违约损害赔偿类案件计算困难、甚至同案不同判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故笔者试图归纳了三点较为显而易见的成因。第一,对“损害”的定义不清。明确损害的定义,才能进一步对损害赔偿的范围进行界定。第二,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界定混乱。笔者会对目前我国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界定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纳,并通过比较法研究,试图以合同利益为视角,重构符合我国现状的违约损害赔偿范围。第三,缺乏计算方法的适用规定。笔者将通过对两种不同计算方法的对比研究,寻求计算方法正确适用之道。
  违约损害赔偿计算的相关规则是另一个影响计算结果的重要因素。故笔者不仅会对这些规则在我国的适用现状、构成要件等基本问题加以阐述,还会对两个基本性原则,即完全赔偿原则和可预见性规则在适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个人见解。
  韩世远教授曾在其著作中提出违约损害赔偿计算的基本公式,笔者以此为启发,并结合在第一部分提出的对合同利益类型的重构,根据不同的情况设计出具体的计算公式。由于实践中合同类型多种多样,不可能提出一个万能公式,故笔者主要以买卖合同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合同违约方、违约程度的不同总结出不同的计算公式。其他标的物或服务的提供者可以类推适用卖方计算公式,接受者可适用买方计算公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