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社会工作介入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研究--以合肥市G社区为例
【6h】

社会工作介入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研究--以合肥市G社区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口流动的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多的年轻夫妻选择去就业机会多、环境优美、福利待遇高的城市生活,等到他们稳定下来,他们会因为某些特定原因,将自己的父母接入新城市长期共同生活,这些老人离开了原住地搬人新社区,我们便称这些老人为随迁老人。随迁老人群体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类群体人口规模会越来越庞大。合肥作为安徽省会城市,其完善的城市设施、较高的福利待遇和丰富的就业资源,使得合肥成为聚集流动人口的大城市。随迁老人离开了生活几十年的家乡,跟随子女迁移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随迁老人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老人的适应能力远比不上年轻人,这使得随迁老人在新环境中存在诸多困惑。如果解决了随迁老人适应问题,那么随迁老人将度过一个幸福舒适的晚年,也对提高城市幸福率有很大帮助。 笔者通过在合肥市G社区实习的机会,关注到G社区随迁老人数量庞大且大部分随迁老人存在社区融入的问题,本研究以社区融入理论、活动理论为理论支撑,在G社区选取300位年龄在55-65之间的随迁老人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了解G社区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现状,研究发现,G社区随迁老人在生活方式、社交、身份认同、文化和政策方面的融人现状不太乐观,而影响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因素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主要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微观方面,随迁老人的个人能力下降和个人差异性是影响社区融入的主要原因,在中观方面,随迁老人的家庭关系不和谐是造成老人难以融入社区的原因,在宏观方面,主要由于医疗政策和养老保险政策对随迁老人社区融人的影响。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以社会工作理论为指导,分析了G社区介入随迁老人社区融入的三大路径,研究表明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的介入,随迁老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融人的困境,随迁老人愿意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初步建立人际关系网,社工的介入加强了随迁老人之间的联系、丰富了随迁老人的空闲生活,也有效的帮助随迁老人融入社区。虽然社工的介入有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问题:语言成为社工介入的第一绊脚石、未能发掘服务对象的潜能、专业化水平不高、随迁老人信息管理混乱、社区支持力度不够、笔者针对不足提出了一系列改善的方面,从随迁老人角度要打破语言鸿沟、发掘随迁老人潜能,培养老人独立意识;从社工专业服务的角度开展社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从家庭的角度,社工要帮助随迁老人形成良好的家庭氛围;从社区的角度,社区要完善信息服务,提高社区支持;从社工政策的角度,社工需要倡导政策对随迁老人的支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