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源状况的个案研究——以贵州省凯里地区凯棠乡来昆苗族为例
【6h】

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源状况的个案研究——以贵州省凯里地区凯棠乡来昆苗族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述评

三、研究依据的理论

四、几个关键概念

五、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第一章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源的客观结构分析

第一节来自苗乡的擦鞋人——研究对象介绍

第二节他们身处何处——个案家庭社会空间位置的分析

第三节他们有什么——个案家庭资本状况分析

一、家庭经济资本状况

二、家庭文化资本状况

三、家庭社会资本状况

四、家庭符号资本状况

第二章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源的运作过程分析

第一节读点书,将来做生意——个案家庭一教育资源运作过程分析

一、夹绣花线的课本——东东家的教育价值观

二、拼音挂图与游戏机——读书要投入些什么

三、民主?溺爱——东东家的氛围及教养方式

四、美丽的嫁衣与父子联名——性别角色的传与承

五、酸汤、舞会—品味的传统与现代交融

第二节唯有读书才能改变命运,但要怎样才读得好——个案家庭二教育资源运作过程分析

一、生活太艰难了,要好好读书——小将父母的期望

二、他太调皮了——当质朴天性遭遇学校文化

三、关上电视做作业和棍棒教子——小将家长的教养方式

四、次第与性别——资源争夺中的秩序标准

第三节在哪里读书好——个案家庭在学校教育场域中的资源运作状况分析

一、为什么要到昆明读书

二、为什么要到红香小学读书

三、和汉族孩子学到了一样的东西吗

第三章研究的结论及反思

第一节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讨论苗族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育处境不利的原因

三、改善苗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处境不利的建议

第二节对研究的反思

一、研究者身份对研究的影响

二、研究伦理的困惑

再访福德村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田野日记节选

附录二:福德村地图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80年代以来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逐渐增多,其中以家庭的形式进入城市的也越来越多。多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身处城市社会的下层,其子女能否通过接受学校教育摆脱阶层复制?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以苗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为个案研究的对象,运用布迪厄的发生结构主义理论,以苗族流动人口家庭中教育资源的运作状况为研究内容,在描述现状和剖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建议。论文的主体包括: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源的客观结构的呈现;苗族流动人口家庭教育资源的运作过程分析以及相应的研究结论,最后对研究方法进行了反思。 本研究最后得出以下结论:一)与流出地相比较,苗族流动人口子女更易从周围环境获取文化资本二)与流入地相比较,苗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处境不利,具体有下面三个突出表现。苗族流动人口的所拥有的家庭教育资源对子女的入学机会产生着不利影响;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学校存在的问题导致学生遭遇着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男尊女卑的性别观念下苗族女童的就学权利遭到侵蚀。通过分析,苗族流动人口家庭子女教育处境不利的原因有以下四点。社会制度的变迁影响了教育获得的机会和苗族家长功利的教育价值观形成;当代的制度化教育对苗族子女受教育的不利影响;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等制约着苗族流动人口子女的发展机会;苗族流动人口家庭中具体化状态资本的运作不利于子女取得学业成就。最后,针对上述原因,研究者提出了改善苗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处境不利的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