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6h】

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在中晚期宫颈癌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前 言

材料与方法

结 果

讨 论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图

cox-2抑制剂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主要目的:前瞻性研究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在顺铂同步放化疗基础上应用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的近期疗效,与放疗单独联合顺铂及塞来昔布的方式相比,探讨一种新的临床治疗宫颈癌的有效策略。 次要目的:比较三种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 探索性目的:研究不同治疗方式对宫颈癌组织生物学指标(包括增殖、凋亡和微血管密度)的影响。 方法 1.病例及分组 46例经妇科检查和组织病理学确诊的中晚期宫颈癌初治患者(Ⅱb-Ⅳa期),随机分为三组: A组:根治性放疗+顺铂(18例):顺铂20mg/m2,外照射第一天开始应用,放疗期间每周一次,共5-6次。 B组:根治性放疗+塞来昔布(9例):在放射治疗的同时口服塞来昔布胶囊(celecoxib,商品名西乐葆),200mg/次,2次/日,外照射前三天开始应用,直至放疗结束。 C组:根治性放疗+顺铂+塞来昔布(19例):在放疗同时应用顺铂、塞来昔布胶囊,两药用法同A、B组。 2.取材:每例患者在治疗前及外照射10Gy/5F后的24小时内各取一次活体宫颈癌组织标本。 3.研究及检测指标:治疗过程中系统观察患者的各方面情况,治疗结束后1、2、3月随诊,评价治疗近期有效率。结合妇科检查和宫颈彩超监测宫颈局部肿瘤消退50%时所需时间(肿瘤半消时间,T0.5)及放疗剂量(肿瘤半消剂量,PRD),计算塞来昔布在放疗中应用的增益比,分析三组间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差异。 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宫颈癌组织标本的cox-2、肿瘤增殖抗原(Ki67)、微血管密度(MVD)表达,宫颈癌组织制成单细胞悬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分析A、B、C三组各生物学指标治疗前后的表达变化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 1.治疗结束3月内肿瘤完全缓解率:A、B、C组各为94.44%、88.89%、94.74%,经Fisher确切概率法统计,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797)。 2.宫颈局部肿瘤半消时间(T0.5):C组的T0.5均值(13.79±3.15天)显著低于A组(16.33±1.91天)和B组(17.33±2.55天),P值分别为0.018、0.007,而后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7)。 3.宫颈局部肿瘤半消剂量(PRD):C组的PRD均值(2252.63±520.01cGy)较A组(2711.11±344.52cGy)和B组(2911.11±413.66cGy)低,经Scheffe法检验,C组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03),A、B两组相比差异不明显(P=0.540)。进一步计算出塞来昔布的放疗增益比为1.20。 4.不良反应:B组的恶心、呕吐消化道反应发生率(22.22%)较A组(66.67%)和C组(68.42%)低,P值分别为0.046、0.042,有统计学意义。血液学不良反应、放射性反应发生率三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所有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肝肾功能受损及心血管不良事件。 5.癌组织生物学指标变化 cox-2:治疗前A、B、C三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67%、66.67%、63.16%,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疗10Gy后cox-2表达率B组(11.11%)和C组(15.79%)较治疗前下降,有显著性意义(P=0.025、0.003),而A组治疗前后则无明显差异。 Ki67:A、B、C三组在外照射10Gy后Ki67表达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降低平均数分别为9.89、10.12、16.23),C组降低较A、B两组明显(P=0.009、0.047)。 MVD:三组MVD表达外照射10Gy后均降低,其中C组降低(降低平均数14.03)高于A组(平均数12.06)、B组(平均数10.74),有统计学差异(P=0.03、0.002)。 凋亡率:三组外照射10Gy后凋亡率较治疗前提高(提高平均数各为12.89、10.79、21.55),其中C组凋亡率的升高较A、B组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6.T0.5与癌组织生物学指标变化相关性 B组治疗后Ki67降低、MVD降低与T0.5呈负相关,r=-0.9160、r=-0.8347,P值均<0.01。 C组治疗后Ki67降低、MVD降低与T0.5呈负相关,rs=-0.9454、rs=-0.9201,P值均<0.01。 结论 在目前临床疗效已得到肯定的宫颈癌放射治疗行顺铂同步化疗的基础上,加用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胶囊口服(200mg/次,2次/日),可能达到治疗增益作用,本试验中宫颈局部肿瘤消退50%时所需时间缩短、半消剂量减少,骨髓抑制及胃肠道等不良反应无明显提高,安全性较好;还可导致宫颈癌组织血管生成及增殖指数减少,凋亡率增加,较其他两种治疗方式(放疗联合顺铂、放疗联合塞来昔布)有一定优势,尚需长期随访研究和增加样本量以进一步评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