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焦虑的关系
【6h】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焦虑的关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1 引言

1.1 父母教养方式文献综述

1.2 应对方式文献综述

1.3 焦虑文献综述

1.4 问题的提出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3 调查方法

2.4 统计学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初中生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焦虑的基本情况

3.2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子女应对方式、子女焦虑的相关分析

3.3 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应对方式的影响

3.4 初中生应对方式在家庭教养方式和焦虑中的中介作用

4 讨论

4.1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的特点

4.2 初中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4.3 初中生焦虑的特点

4.4 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焦虑间的关系分析

4.5 建议

5.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通过对宁波市鄞州区初中生的调查,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和初中生焦虑的现况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教育部门开展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支持。
  研究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在鄞州区城区、城乡结合区、郊区分别抽取2所,共计6所。在每所学校的初一、初二、初三每个年级段各随机抽取2个班级作为调查班级。共计调查36个班级,1022名学生。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学生应对方式量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进行调查,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学检验和中介分析。
  研究结果:
  1、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中,父亲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46.58±11.31,52.56±11.16)均低于常模。父亲和母亲,对女儿的情感温暖理解因子分(47.94±11.27,54.12±11.03)明显高于对儿子(45.04±11.17,50.80±11.05)(p<0.01)。父亲对儿子的惩罚/严厉因子分(19.71±6.73)明显高于女儿(17.17±5.08)(p<0.01)。父亲对儿子的过分干涉因子分(10.72±4.64)和母亲对儿子的过分干涉过分保护因子分(24.61±6.88)明显高于女儿(9.18±4.41,24.61±6.88)(p<0.05)。母亲对儿子的惩罚/严厉因子分(13.62±4.60)高于对女儿的(12.12±3.74)(p<0.05)。
  2、中学生倾向于使用的应对方式依次为:问题解决或发泄情绪(70.45%)、寻求支持(72.8%)、忍耐(69.67%)、逃避(63.21%)、幻想/否认(44.62%)、合理解释(22.50%)。男生问题解决因子分、寻求支持因子分(19.64±3.51、17.84±3.46),低于女生(20.78±2.89,19.08±3.20)(p<0.01)。男生逃避因子分(7.89±2.03),高于女生(7.27±1.78)(p<0.01)。
  3、男生焦虑总分(20.45±13.43)、女生的焦虑总分(22.40±11.86),均高于常模。躯体化/惊恐总分(4.39±4.13)、广泛性焦虑总分(6.02±3.60)、分离性焦虑总分(4.51±2.95)、社交恐怖总分(3.33±1.93)、学校恐怖总分(1.24±1.56)均高于常模。女生在分离性焦虑(4.76±2.93)、社交恐怖(3.45±1.94)2个因子上得分高于男生(3.95±2.95,3.06±1.89)。焦虑障碍检出率20.8%,其中女生焦虑障碍检出率(22.9%)和男性(18.5%)无差异(x2=2.90,p>0.05)。
  4、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因子在焦虑组得分较高(p<0.001)。
  5、与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正相关的为父亲、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负相关的为父亲、母亲惩罚/严厉。与寻求社会支持正相关的为焦虑总分,父亲、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合理解释正相关的为父亲、母亲情感温暖/理解,负相关的为母亲惩罚/严厉。与忍耐正相关的为焦虑总分,父亲、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母亲过分干涉保护。与逃避正相关的为焦虑总分,父亲、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父亲过分干涉,母亲过分干涉保护,负相关的是父亲情感温暖/理解。与发泄情绪正相关的为焦虑总分,父亲、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与幻想/否认正相关的为焦虑总分,父亲、母亲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父亲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母亲过分干涉保护,负相关的是母亲情感温暖/理解。
  6、父亲、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对子女应对方式中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合理解释维度有预测作用。父亲、母亲拒绝/否认,对子女应对方式中忍耐、逃避、发泄、幻想/否认有预测作用。
  7、逃避是父、母温暖/理解和焦虑之间的中介因素;幻想/否认是父亲温暖/理解和焦虑之间的中介因素。忍耐,逃避,发泄情绪,幻想/否认是父、母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和焦虑之间的中介因素。逃避,幻想/否认是父、母过分干涉和焦虑之间的中介因素。忍耐,发泄情绪是母亲和焦虑之间的中介因素。发泄情绪,幻想/否认是父亲过度保护和焦虑之间的中介因素。
  研究结论:
  1、初中生家庭教养方式中,家庭对子女不够温暖、理解。而家庭里无论父亲还是母亲,对女孩更温暖,而对男孩更加严厉。父亲更容易对男孩拒绝否认,父亲对男孩的过度保护高于女孩。父母应该对子女采取情感温暖、理解度高的教养方式。
  2、初中生最常采用的是问题解决的应对方式。初中生在面对压力的时候倾向于使用:问题解决、发泄情绪、寻求支持、忍耐、逃避。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问题解决、寻求支持、忍耐、逃避这几个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面对压力的时候,中学男生更倾向于采用“情绪应对”,而女生更倾向于采用“问题应对”。
  3、男、女生的焦虑障碍检出率较高,五个分量表均高于常模,调查对象的焦虑障碍应该引起重视。
  4、通过家庭教养方式,应对方式,焦虑三者之间的分析发现。首先,父母教养方式不同会影响应对方式的选择。其次,父母教养方式不同会影响子女的焦虑状态,子女的应对方式不同也会影响其焦虑。最后,在父母教养方式和焦虑中起中介作用的,主要是指向情绪的应对方式。
  5、初中生家庭中可能存在FEAR效应(家庭增强的回避反应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