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贸易政策调整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6h】

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贸易政策调整及对中国的启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2.3 简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4 可能的创新点

2 主要概念及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界定

2.1 主要概念

2.1.1 粮食

2.1.2 粮食出口贸易政策

2.2 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界定

2.2.1 界定方法和标准

2.2.2 主要粮食出口国

3 数据来源及国际粮食贸易总体情况

3.1 主要指标及数据来源

3.2 国际粮食价格变动情况

3.2.1 总体价格水平

3.2.2 分品种的粮食价格情况

3.3 国际粮食贸易量变动情况

3.3.1 总量方面

3.3.2 分品种方面

4 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贸易政策调整及其影响

4.1 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情况18

4.1.1 美国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19调整时间及内容

4.1.2 阿根廷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时间及内容

4.1.3 乌克兰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时间及内容

4.1.4 泰国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时间及内容

4.1.5 巴基斯坦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时间及内容

4.1.6 中国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时间及内容

4.1.7 欧盟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时间及内容

4.1.8 澳大利亚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时间及内容

4.1.9 越南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时间及内容

4.1.10 印度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时间及内容

4.1.11 澳大利亚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时间及内容

4.1.12 俄罗斯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时间及内容

4.2 国际粮价变动与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贸易政策调整

4.2.1 基于总体价格水平

4.2.2 基于分品种的价格水平

4.3 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出口量变化与其粮食贸易政策调整

4.3.1 大米

4.3.2 小麦

4.3.3 玉米

4.4 本章小节

5 国际背景下的中国粮食贸易政策调整与优化

5.1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调整演化

5.1.1 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粮食贸易政策调整

5.1.2 1994-2002年的粮食贸易政策调整

5.1.2 2002年以来的粮食贸易政策调整

5.2 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调整的经验与问题

5.2.1 经验

5.2.2 问题

5.3 国际背景下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的优化对策

5.3.1 制订粮食贸易战略

5.3.2 分散粮食进口渠道

5.3.3 充分保障口粮安全

5.3.4 借鉴国外经验实行贸易政策调整

5.3.5 发展第二代生物能源

6 结论和启示

6.1 结论

6.2 启示

6.2.1 国际粮食贸易方面

6.2.2 对中国确保本国粮食安全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粮食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础的商品,如今已逐渐发展到同时具备消费品、投资品、能源品等属性。国际粮食贸易格局经过长期演化发展,已经形成了粮食出口国集中在少数国家、粮食进口国分散在多数国家的局面,这成为主要粮食出口国通过粮食贸易政策调整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和粮食贸易量的基础。随着中国粮食净进口量逐年攀升,研究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贸易政策调整,对中国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整国内余缺以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明显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本文在综述国际粮食贸易政策演变和政策选择研究的基础上,基于粮食价格变动和粮食贸易量变动的视角,分析了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及其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启示。主要研究以下内容:第一,分析了国际粮食贸易政策演变和政策选择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二,根据粮食贸易占比变化,从粮食品种和时间维度两个方面界定了主要的粮食出口国;第三,结合粮食价格变动和粮食贸易量变动,分析了世界粮食贸易格局的演变;第四,对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情况及其与粮食价格变动和粮食出口量变动的关系,分别进行了分析;第五,分析了中国粮食进出口贸易政策的演变、经验和问题;第六,结合此前分析,提出中国粮食贸易政策调整优化的对策建议。
  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和观点:第一,现有研究对国外分国别的粮食贸易政策的系统性研究还比较少,尤其缺乏针对主要粮食进口国和出口国的粮食贸易政策研究;而对国内贸易政策研究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政策演进、政策效果评价、政策选择。粮食贸易政策研究的方法以定性研究为主,且存在年份选取较短、较少能分品种进行研究的问题。
  第二,世界粮食贸易格局是粮食出口国集中且稳定在少数国家,粮食进口国分散在多数国家。经分析主要粮食出口国是,主要玉米出口国美国、阿根廷,主要大米出口国泰国、美国、巴基斯坦、中国、越南、印度,主要小麦出口国美国、欧盟、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阿根廷。
  第三,分析粮食价格变动情况后发现:①谷物价格与食品价格在时序上波动相对一致;②谷物价格和大米价格在时序上波动相对一致,20世纪80年代初大幅下滑后,于90年代低位平稳运行,21世纪特别是2008年经济危机前后,一旦波动就出现历史性的涨跌幅;③小麦价格和玉米价格在时序上波动相对一致,20世纪80年代、90年代相对平稳运行,21世纪后出现历史最大涨幅;④相比于小麦价格和玉米价格,大米价格波动幅度更大。
  第四,分析粮食贸易量变动情况后发现:①谷物进出口总量逐年上升,玉米、大米、小麦年均占比之和稳定在80%左右;②大米出口量在20世纪80年代保持相对平稳后,于90年代逐渐增加,21世纪特别是金融危机后有一个大幅度提升;玉米和小麦出口量的变化趋势相对一致,20世纪80年代经过小幅度下降后,90年代相对平稳,21世纪特别是金融危机期间有较大幅度的波动。
  第五,分析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出口贸易政策调整后发现:①主要粮食出口国的粮食贸易政策调整在时序上能引起国际粮价、出口量及其占比的相应变化,并且可能会引发其他国家的跟风,从而加剧波动程度;②粮食贸易逐渐与政治、生物燃料等领域联系紧密;③粮食贸易调整的根本目的是利益而非信誉,主要粮食出口大国的政策调整大多是为本国国民或特定人群的利益服务;④在正常时期,主要粮食出口国入世后均能充分利用WTO规则进行贸易政策调整,特别是国内支持政策;在非正常时期,主要粮食出口国大多都存在违反WTO贸易规则的粮食贸易政策调整行为;⑤国际粮食禁运从未全面爆发,随着国际粮食贸易一体化加深,今后全面爆发禁运的可能性更低;⑥粮食贸易政策需要与其他政策结合进行调整;⑦美国和欧盟的生物燃料政策是一个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其中规定使用量、实行补贴、写入法律、制订战略等措施是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六,分析中国粮食贸易政策调整后发现:①中国贸易政策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主要是由国家采取非关税措施进行粮食贸易;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加入世贸组织前,中国已逐渐放开粮食贸易;加入世贸后中国粮食贸易政策积极履行入世承诺,逐渐学会运用WTO相关规则应对粮食贸易;②在政策的调整和演化过程中,中国现今主要存在政策产生逆调控、粮食进口量逐年增加且进口渠道太过集中、国内支持水平不足的问题。
  第七,结合国际背景给出了中国的优化建议:①制订明晰的粮食贸易战略,可将粮食贸易战略分为即期目标、短期目标、中长期战略。即期目标的实现,应通过国内粮食储备解决;短期目标,应通过构建进出口阀值和充分利用WTO规则来实现;中期战略在防止过度依赖国际粮食市场的思想上,可充分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整国内余缺;而长期粮食贸易战略应是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②分散粮食进口渠道,充分保障粮食安全。可通过分批次分公司的做法,分散粮食进口渠道,同时还可在控制主动权的前提下,引进转基因品种和允许外国公司进入。③贸易政策调整部分,除了深入研究并灵活使用出口补贴和市场准入规则,还应学习欧盟和美国经验,在国内支持规则上将价格支持转变为直接收入支持、注重农业可持续性和多功能性开发、调整农业结构等经验。④借鉴美国和欧盟发展生物燃料的经验,通过法律形式、规定使用量、制订发展战略、免除各类税负等措施,大力发展二代生物能源。
  第八,在启示环节得出了以下观点:①利用国际粮食市场调整国内粮食余缺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的必然选择;②对国际粮食市场形成固定依赖,将产生巨大的隐患;③发展生物能源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新方向;④中国在保障粮食安全上,应防止过度依赖国际粮食市场,还应完善粮食储备体系、进行贸易政策调整、发展新一代生物能源,最终实现粮食的自给自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