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疆生态移民的科学素质提高研究——以克州地区为例
【6h】

新疆生态移民的科学素质提高研究——以克州地区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 本文研究创新点和不足点

1.4 相关理论回顾

2 研究区主要概况介绍

2.1 克州地区主要概况

3.牧民科学素质提高的制约因素

3.1 自然条件因素

3.2 经济因素

3.3 社会发展因素

3.4 教育文化因素

4 提高农牧民科学素质是实现生态移民目的的关键

4.1 牧民定居是生态移民的一种形式

4.2 游牧生产方式严重制约牧民的科学素质

4.3 牧民定居对农牧民科学素质提高的作用

4.4 生态移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实现生态移民目的的基本途径

5 生态移民科学素质提高对改善生态与促进发展的作用

5.1 改善草原生态环境的积极作用

5.2 对畜牧业产业化的促进作用

5.3 牧区劳动力转移的促进作用

5.4 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6 克州生态移民科学素质提高的对策建议

6.1 建立符合当地牧民教育培训体系

6.2 提高生态移民科学素质,加快畜牧业产业化

6.3 提高生态移民科学素质,加快劳动力转移

6.4 依靠生态移民素质提高,加快饲草业

6.5 提高生态移民科学素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畜牧业现代化

6.6 提高生态移民科学素质,加快对外贸易

7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展开▼

摘要

生态移民是牧区生产力的首要因素。一个牧民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即为该区域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劳动力资源缺乏,就必然会影响乃至延缓和阻碍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劳动力在牧区域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一般情况下,增加劳动力投入增加劳动者人数、延长劳动时间、提高劳动强度,可以提高区域经济的产出水平。一般地说,劳动力投入与经济增长成正比关系,投入生产的劳动力越多,导致生产资料的投入增多,产出的产品就越多,增长越多。但是,在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劳动力投入必须与资金投入相匹配,劳动力数量必须同现有生产资料相适应,否则,对区域社会再生产与经济增长将产生不利影响,关键在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劳动力素质包括劳动者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素质和经营管理素质。身体素质越好,标志着劳动者的生产能力越强。
  提高牧民素质,增加牧民收入是促进牧业与牧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以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尤其是乌恰县、阿克陶县、阿合奇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入户调查和访谈,获得了第一手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分析了牧民劳动力素质与其收入的关系,以期为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以牧民的文化程度、懂技术和经营管理收入等作为牧民素质的衡量指标,以人均年收入作为牧民收入的指标,分析了牧民素质对其收入的影响,发现受教育年限与家庭人均年收入显著正相关。根据调查,发现户主是高中及高中以上学历的村民,经济状况较好,户年均总收入14457.1元,高于总体的平均收入9968.47元;贫困户大都以文盲、小学文化程度为主,年均收入8873.38元,低于总体平均水平。说明:户主的受教育程度有助于家庭收入的提高,特别是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
  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6项建议:第一,建立符合当地生态移民教育培训体系;第二,提高生态移民科学素质,加快畜牧业产业化;第三,提高生态移民科学素质,加快劳动力转移;第四,依靠生态移民科学素质提高,加快饲草业;第五,提高生态移民科学素质,依靠科技进步促进畜牧业现代化;第六,提高生态移民科学素质,加快对外贸易。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