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世界史上的丝绸之路》(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
【6h】

《世界史上的丝绸之路》(第一章)翻译实践报告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翻译缘起

1.1 翻译任务背景概述

1.2 翻译《世界史上的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2 翻译任务

2.1 任务描述

2.1.1 专著作者及内容介绍

2.1.2 专著语言特点

2.1.3专著翻译难点

2.2 翻译步骤

2.2.1译前准备

2.2.2初译过程

2.2.3审读、定稿

3翻译理论框架

3.1 功能目的论的概念

3.2 功能目的论的指导原则

3.3 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翻译方法

3.3.1 转换法

3.3.2 增译法

3.3.3 意译法

3.3.4 直译法

3.3.5 拆分法

4功能目的论在《世界史上的丝绸之路》第一章翻译实践中的运用

4.1功能目的论在词汇层面中的应用

4.1.1转换法

4.1.2 增译法

4.1.3 意译法

4.2 功能目的论在句子层面中的应用

4.1.2 直译法

4.2.2 拆分法

5翻译实践总结与启示

5.1 翻译实践总结

5.2 翻译实践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该报告基于美国新泽西大学刘欣如教授所写的“The Silk Road in World History”,这部作品于2010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介绍丝路的起源与衰微及其在世界史上的地位。通过对丝路的发展历程及沿线国家地理历史的描写,生动地还原出丝绸之路曾经的繁荣景貌。根据翻译目的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的,在译者的作用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翻译目的论摆脱了等值翻译的束缚,开始强调译者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它解决了其他翻译理论未能解决的问题,它突破了对原文的限制,从而实现指导内容型文本的丝绸之路资料的翻译目的。本文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根据译者目的、文章类型和语言特点,通过反复琢磨及分析翻译实例,解决长难句翻译的问题。
  该报告具体分为5个小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缘起部分,笔者在这部分介绍了翻译任务背景以及翻译本专著的意义;第二部分是任务描述,介绍了专著的作者、内容、语言特点以及笔者译前准备、初译过程和最后的审读、定稿;第三部分是翻译理论框架,主要介绍了在翻译时所使用的翻译目的论概念和指导原则;第四部分是目的论在翻译中的运用,主要为分析案例和讨论翻译方法的使用。第五部分是翻译总结与启示。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