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生死亡态度现状及其与成人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6h】

高中生死亡态度现状及其与成人依恋、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1.文献综述

1.1 关于高中生死亡态度的现状

1.2 关于死亡态度与成人依恋的关系

1.3 关于死亡态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1.4 关于死亡态度、成人依恋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2.问题提出

2.1 已有研究的不足

2.2 研究意义

3.研究设计

3.1 研究目的与内容

3.2 研究假设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工具

3.4.1 个人基本资料调查表

3.4.2 亲密关系体验问卷

3.4.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3.4.4 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

3.5 数据处理

4.研究结果

4.1 高中生死亡态度的现状

4.2 高中生死亡态度与成人依恋、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分析

4.3 社会支持在高中生成人依恋与死亡态度之间的调节效应

5.分析与讨论

5.1 高中生死亡态度的现状

5.2 关于高中生死亡态度与成人依恋的相关

5.3 关于高中生死亡态度与社会支持的相关

5.4 关于社会支持在高中生死亡态度与社会支持之间的调节效应

6.研究结论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死亡态度是个体对死亡这一现象所保持的信念和感受,以及个体在面对死亡现象时所持有的各种看法和产生的情绪。以往关于死亡态度的研究多集中在死亡焦虑、死亡恐惧这一消极的维度,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研究工具的发展,认识到对死亡的态度颇为复杂。为了更全面地探测对死亡的各种认知与情绪,本研究采用内涵更广泛的死亡态度作为研究对象。
  高中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关键期,而近年来高中生漠视自己和他人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死亡态度成为了研究的热点。国外及我国港台地区对死亡态度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成果,而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刚刚展开。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关于死亡态度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与综述,采用修订版的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以及自编的一般人口学变量调查表,对湖北省黄冈市两所高中464名高中生进行了测查,结果如下:
  第一、目前高中生持自然接受的态度最多,其次是死亡逃避和死亡恐惧,最后是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大多数高中生对死亡持中性态度,认为死亡是一种自然的过程。
  第二、高中生的死亡态度在性别、家庭形态、家庭死亡教育风格、是否参加丧礼仪式以及是否接触有关死亡的书籍或课程存在差异;而在年级、身体健康状态上未发现明显差异。
  第三、依恋回避与自然接受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依恋焦虑与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主观社会支持、客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利用度及社会支持总分与逃离接受呈显著的负相关。社会支持利用度和社会支持总分与死亡逃避呈显著的负相关。成人依恋能够预测死亡态度,社会支持能够预测死亡态度。
  第四、社会支持在成人依恋和死亡态度之间有调节作用,具体而言,社会支持利用度对依恋焦虑与逃离接受关系有负向的调节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