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预测因素分析
【6h】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预测因素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创新点概述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中文摘要:

Abstract

1背景

2 对象与方法

3结果

4 讨论

参考文献:

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预测作用

中文摘要:

Abstract

Introduction

Patients and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Acknowledgment

References

综述: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肿瘤标记物研究状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找到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相关位点,为临床新辅助化疗的使用提供指导。
  方法:发现阶段用Affymetrix芯片检测了231例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全血DNA序列,经过主成分分析校正后共有226例(66例新辅助化疗不敏感患者,160例新辅助化疗敏感患者)进行了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选取关联分析中P值最小的非相关位点分别进行了多中心验证(59例新辅助化疗不敏感患者,176例新辅助化疗敏感患者)和单中心验证(20例新辅助化疗敏感患者,115例新辅助化疗敏感患者)。
  结果:整个全基因组关联分析一共包含596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宫颈癌患者。芯片分析阶段,多中心验证阶段和单中心验证阶段分别包含226例,235例和135例宫颈癌患者。经过这三个阶段的分析,最终发现一个四号染色体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相关的显著性位点:SNP07,P=9.00E-9,OR=2.37。同时发现三个较显著分别位于14号染色体,16号染色体和10号染色体的三个SNP位点:SNP18,P=7.11×10-6,SNP20,P=3.15×10-6,SNP13=1.59×10-5。根据OR值给不同SNP评分后相加,发现新辅助化疗的不敏感的比例随着评分的增加而增加,当患者评分达到最高13分时,对新辅助化疗的不敏感比例达到了57.6%;而总分最低为6分时,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的比例只有4.8%。
  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遗传水平存在相关位点,为新辅助化疗的药效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并给临床新辅助化疗的使用提供指导。
  目的:新辅助化疗能够影响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Ag的表达水平,本研究在接受了新辅助化疗和根治性手术的宫颈癌患者中,评估了化疗前后SCC-Ag的水平的预测作用。
  方法: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86例接受了新辅助化疗 NACT结合根治性手术的分期为IB1-IIIB宫颈鳞状细胞癌。探讨SCC-Ag水平,临床病理因素,新辅助化疗敏感性和三年生存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新辅助化疗前有43.8%的患者SCC-Ag的水平大于3.5ng/mL,化疗后只有13.0%的患者SCC-Ag的水平高于3.5ng/mL。化疗前后SCC-Ag水平与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相关(P值分别为0.010和<0.001);化疗前后SCC-Ag水平与间质浸润深度相关(P值分别为0.041和0.006);化疗前后SCC-Ag水平也与淋巴结状态有关性(P值分别为<0.001和<0.001)。通过多因素分析,治疗前升高的SCC-Ag水平被发现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值<0.001)。治疗前和化疗后SCC-Ag水平都低于3.5ng/mL的患者与具有治疗前或化疗后SCC-Ag水平高于3.5ng/mL的患者相比,具有更高的三年无瘤生存率和三年总生存率(P值分别为<0.001,和<0.001)。多因素分析同时表明化疗后 SCC-Ag水平是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的显著独立预测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