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诗经·秦风》研究
【6h】

《诗经·秦风》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前言

第一章《秦风》诸篇主旨考异

一、《车邻》、《驷驖》、《小戎》、《终南》赞美秦襄公

二、《蒹葭》求贤

三、《黄鸟》哀悼“三良”

四、《晨风》怀人

五、《无衣》鼓舞士气

六、《渭阳》送别

七、《权舆》慨叹今不如昔

第二章《秦风》所反映的文化特点

一、秦国文化特点

(一)功利性

(二)集权性

(三)兼容与开放并举

二、戎狄文化特点

(一)兼具畜牧、游牧、狩猎和采集等诸多文化元素

(二)迁徙、征战

(三)逐渐向农业文明转变

三、周朝文化特点

(一)崇尚礼乐教化

(二)重人事、远鬼神

(三)崇尚君子人格

第三章《秦风》的艺术特点

一、凝重、刚柔相济的语言特点

二、赋、比、兴的特点

(一)赋是《秦风》占绝对优势的表现手法

(二)诗中有画,寓情于景是比兴在《秦风》中的再现

三、复叠的特点

(一)重章是《秦风》中常用的艺术手法

(二)重言和叠句,是和重章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第四章《秦风》的影响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秦风》共十篇,是秦人、秦地的土风乐歌,是秦人社会生活的生动写照,是研究秦人历史、地理、礼制、风格、文学等极其宝贵的经典文献。《秦风》各篇大致产生于秦襄公八年(公元前770年)至秦康公十二年(公元前609年),其间历襄公、文公、宁公、出公、武公、德公、宣公、成公、穆公、康公等朝,共计161年,其所跨时代为十五国风中最长者。 《秦风》研究的现状及意义迄今为止,有关《秦风》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类。一类是对《秦风》进行整体性研究;一类是通过《秦风》研究秦人的心态与文化;一类是对《秦风》的艺术特色进行研究;一类是从版本学的角度对《秦风》进行研究;但更多的是对《秦风》单篇进行研究或赏析的文章。本文遵循王国维先生倡导的“二重证据法”和张崇琛先生一贯提倡的“大文化视野下的古代文学研究法”,主要从《秦风》诸篇主旨考异、《秦风》所反映的文化特点、《秦风》的艺术特点及《秦风》的影响四方面切入,对《秦风》进行审视,以期对《秦风》的研究更上一层。 《秦风>诸篇主旨考异《车邻》、《驷驖》、《小戎》、《蒹葭》、《终南》作于襄公时代;《无衣》、《渭阳》作于穆公之世;《黄鸟》、《晨风》、《权舆》作于康公时代。至于作者,前人未有定论。笔者认为,《车邻》、《驷驖》、《终南》是襄公的近臣所作;《蒹葭》是襄公的作品;《渭阳》、<晨风》是康公的作品;《权舆》是康公时代没落的秦宗室成员之作;而《黄鸟》、《无衣》、《小戎》为民间无名氏作品。各篇主旨为《车邻》、《驷驖》、《小戎》、《终南》赞美襄公;《蒹葭》,求贤;《黄鸟》,哀悼“三良”;《晨风》,怀人;《无衣》,鼓舞士气;《渭阳》,乃秦康公见舅思母,送别舅氏之诗;《权舆》,为破落的秦宗室贵族对生活状况的悲叹之辞。 《秦风》所反映的文化特点 (一)秦国文化特点:以功利性、集权性和兼容性为主要特色。(二)戎狄文化特点:兼具畜牧、游牧、狩猎和采集等诸多文化元素;迁徙、征战是狄戎文化中的重要分子;与中原文化不断交融,逐渐向农业文明转变。(三)周朝文化特点:以崇尚礼乐教化,重人事、远鬼神,崇尚君子人格为主要特色。 《秦风》的艺术特点:(一)悲凉、凝重,刚柔相济的独特语言特点。(二)赋、比、兴的特点。赋是《秦风》占绝对优势的表现手法;诗中有画,寓情于景是比兴在《秦风》中的再现。(三)复叠的特点。重章是《秦风》常用的艺术手法;重言和叠句,是和重章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秦风》的影响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的一部分,《秦风》独特的艺术风格、艺术表现手法、善美的精神追求和所蕴含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创作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