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帛书《易传》诠释理路论要
【6h】

帛书《易传》诠释理路论要

代理获取

目录

原创性声明及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

摘要

引论

一、帛书《易传》的史料学问题略窥

(一)帛书《易传》五篇思想内容的一致性及其成书年代补证

(二)帛本《系辞》早于今本《系辞》

二、由占筮到德义的创造性转换

(一)巫史之筮

(二)德义之诠

(三)筮德之间的转换与整合

三、天人合德的易道架构

(一)由天地视域到三才之道

(二)辞、变、象、占:新的解释系统的建构

(三)乾坤之说

(四)损益之论

四、帛书《易传》的诠释方法

五、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早期易学的发展主要表现为《周易》由术到学的学术品格的迁跃,如何对《周易》这部占筮之书加以诠释使之呈现出德性的精神和天人之学的品质,也就成了早期易学所面临的核心问题之一。帛书《易传》作为早期易学发展的一个结晶,以其独特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理论特色,引发了当今学界的研究热潮。 本文首先从史料学的角度,对帛书《易传》六篇的成书年代问题和思想内容的一致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我们认为帛书《易传》五篇,即《二三子》、《衷》、《要》、《缪和》、《昭力》五篇,在思想内容上是一致的,是先秦儒门解《易》之作;在今、帛本《系辞》的关系问题上,认为帛本《系辞》早于今本《系辞》。 在本文第二部分,我们以《要》篇为中心,对其由占筮到德义的创造性转换进行了研究。在仔细分析“赞而不达于数”的巫之易和“数而不达于德”的史之易的基础上,我们指出“观亓德义”说实现了诠释视域的根本性转变,在“观亓德义”的视域下,《周易》成了一部德义之书,其所涵载的乃是生命德性之学和圣王之道。“观亓德义”说开辟了易学的新境界,为春秋战国之时儒门《易传》类作品的创作提供了理论基石。不仅如此,帛书《易传》在此人文视域之下继续开显出《易》的融天地人物为一体的终极境域,由此进入本文的第三部分。在这一部分中,我们阐述了帛书《易传》所开显的宏大天地视域和天地人三才之道,指出天地视域的开显为易学创造了一个宏大的学术向度和学术空间,三才之道则在天地视域和人文视域的交融中最终建构起天人整体之学。接着本文指出帛书《易传》将辞变象占作为《周易》古经文本展现易道的四条路径,通过观玩辞、变、象、占就能够体悟玄妙之易道。在阐述了帛书《易传》理论架构之后,我们对其独具特色的乾坤之说和损益之论作了探讨,其本天道以立人道的理论进路由此得以具体呈现。 最后,本文探讨了帛书《易传》的诠《易》方法,认为帛书《易传》主要运用了“由辞观义”的方法,并以“由辞观义”法为基础大量地运用了以史证《易》的方法,除此之外,帛书《易传》还以卦气解《易》。从总体上看,帛书《易传》在诠释方法上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这为我们今天易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镜。

著录项

  • 作者

    张克宾;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中国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保贞;
  • 年度 200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古代史籍;
  • 关键词

    帛书; 《易传》; 易学; 诠释理论;

  • 入库时间 2022-08-17 11:20:51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