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魏晋南北朝上层社会人口平均死亡年龄考
【6h】

魏晋南北朝上层社会人口平均死亡年龄考

代理获取

目录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说明

曲阜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状况及人口数量规模的变化

1、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状况

2、魏晋南北朝时期人口数量规模的变化

二、从时段角度考察魏晋十六国时期社会上层人士平均死亡年龄的演变趋向

1、对300-319年社会上层人士平均死亡年龄的分析研究

2、对400-419年社会上层人士平均死亡年龄的分析研究

三、从时段角度考察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层人士平均死亡年龄的演变趋向

1、对460-479年社会上层人士平均死亡年龄的分析研究

2、对480-499年社会上层人士平均死亡年龄的分析研究

3、对520-539年社会上层人士平均死亡年龄的分析研究

4、对540-559年社会上层人士平均死亡年龄的分析研究

四、试析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层人士平均死亡年龄降低的原因

1、造成这一时期社会上层人士平均死亡年龄降低的主要原因

2、造成这一时期社会上层人士平均死亡年龄降低的其他原因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的学术成果及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分裂时期。在这一时期,社会政治动荡不安,战争频繁,灾害连年,民不聊生,人民生活状况急剧恶化,社会人口平均寿命的下降成为魏晋南北朝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但这一时期又孕育着重新统一的因素,自西晋灭亡之后,五胡占据中原二百余年。在此时期,汉人大批南迁,使得江南地区得到开发,而在北方,胡族政权亦逐渐汉化,其经济形态由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转变,南北经济差距逐步缩短,交流日益密切,由此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过程,为以后中国的再次统一奠定了基础。
  本文主要以计量的方法,通过对所搜集到的原始史料进行梳理和分类,从时段的角度来分析这一时期社会上层人士的平均死亡年龄的演变趋势,进而展示上层社会人口平均死亡年龄在不同时段的变迁与变化。
  本文以魏晋南北朝上层社会人口的平均死亡年龄为研究对象,并对某些时段上层社会人口的平均死亡年龄值骤降的现象重点进行探究。通过分析,发现导致其平均死亡年龄值降低的主要因素是动荡的政治环境以及频繁爆发的灾疫。此外,本文还对于这一时期的气候变迁情况、上层社会人士早婚状况等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发现了影响魏晋南北朝上层社会人口的平均死亡年龄降低的其他原因。而通过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时段上层社会人口的平均死亡年龄值的对比研究,发现社会上层人士的平均死亡年龄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变化:在魏晋十六国时期,社会上层人士的平均死亡年龄值的走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而在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层人士的平均死亡年龄值的走势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趋上升。从总体上看,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层人士的平均死亡年龄值的走势呈现出“先降后升”的演变趋势。从而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即由前期列国间的分裂混战演变为后期民族间的统一融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