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立以“人格”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知识型员工管理探析
【6h】

建立以“人格”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知识型员工管理探析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篇 目前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现状

1.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综述与归纳

1.2 人力资源管理演化的阶段性

1.2.1 传统人事管理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19世纪以前)

1.2.2 科学管理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19世纪末至20世纪20年代)

1.2.3 人际关系运动阶段的人力资源管理(20世纪20年代-70年代)

1.2.4 现代管理科学阶段的人力资源理论(20世纪70年代以来)

1.3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

1.3.1 实现自我价值

1.3.2 高度重视成就激励和精神激励

1.3.3 具备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

1.3.4 强烈的个性及对权势的蔑视

1.3.5 工作过程难以实行监督控制

1.3.6 工作选择的高流动性

第二篇 以“人格’’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内涵

2.1 概念的形成

2.1.1 以“人”为本

2.1.2 以“人格’’为本

2.1.3 以“人格”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

2.2 基本特征

2.2.1复杂性

2.2.2 积极性

2.2.3 相对稳定性

2.2.4 独特性

2.2.5 外溢性

2.3 重要意义

2.3.1 鼓舞士气,提高工作激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3.2 激发员工的创新精神,促进技术进步

2.3.3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

2.3.4 有利于留住内部人才、吸引外部人才

第三篇 以“人格”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理论依据

3.1 现代经济理论——人力资本理论

3.2 现代管理理论

3.2.1 需求层次理论

3.2.2 双因素理论

3.3 心理学理论——奥尔波特的人格特质理论

第四篇 以“人格’’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体系

4.1 人格化人力资源管理的组织

4.1.1 扁平型组织的优势

4.1.2 扁平型组织的建立

4.2 人格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手段

4.2.1 多种激励

4.2.2 信息沟通

4.2.3 企业文化

4.3 人格化人力资源管理的领导

4.3.1 人格化领导的作用

4.3.2 人格化领导的塑造

结束语

附录:新大地建设集团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今世界,新经济迅猛发展,信息化速度加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运作,企业竞争环境变化的强度和频度、企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在不断增强,而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必须基于知识、技术及组织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伴随着全球知识经济浪潮的空前涌现,企业界对存在于人脑海中的知识价值有了崭新认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点也从贡献劳动力的员工身上转移到贡献智慧的员工身上,知识员工将在企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之间竞争的重点在知识、资讯、科技的综合体——知识型的人才,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知识型员工受教育程度较高,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很高的创造性和自主性,因此,这部分员工一方面完全可以委以重任,成为企业发展的引擎;但另一方面,如果这部分员工因管理不善而流失,将会对企业产生不可估量的损失。于是如何更好地管理和激励知识型员工无疑给当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从理念、途径到方法、手段等方面都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挑战。 人本管理理论的提出至今已有很长历史,国内外众多的学者曾在这方面进行过深入的探讨,但毕竟以“人”为本究竟是以“人”的什么为本,这种提法并不明确,基于此,本文运用经济学、管理学及心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从“人格”角度大胆地分析了现代企业实施人格化人力资源管理的必要性,并认真地分析了这一管理模式的内涵、基本特征及其管理体系,使原来理论界所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更为具体,从而使之成为其有益的、必要的补充。 人格化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现实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知识型人才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这一模式试图通过建立扁平型或矩阵型这些简单而且科学的组织,采用顺畅的信息沟通渠道和多种激励方法相结合的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营造一种和谐、融洽、催人奋发向上的企业文化,给知识型员工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等多种手段,使企业能够真正地留住人心、留住人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AI论文写作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