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和冠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6h】

红细胞膜总胆固醇和冠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资料和方法

结 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综述1:红细胞膜总胆固醇是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易预斑块的新生化指标

综述2:急性冠脉综合征易损斑块生化标志物检测进展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检测冠心病(CAD)患者红细胞膜总胆固醇(CEM)水平的变化及与斑块成分和病变类型的关系,探讨CEM和冠脉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背景: ACS中斑块破裂部分取决于脂核的大小,病理组织学研究证实由红细胞膜转运并定位于动脉粥样硬化脂核中的游离胆固醇也导致了脂核的增大。 方法: 1.选择182例患者,其中稳定性心绞痛(SA)组5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组81例,表现为不典型胸痛经CAG或者MSCT检查,冠状动脉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50例。 2.97例CAD患者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符合以下条件纳入本研究;CAG检查显示左主干(LM)、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及右冠脉(RCA)4支血管中至少1支血管病变的狭窄程度≥50%并<100%,根据CAG结果分为Ⅰ型、Ⅱ型和Ⅲ型病变组及轻、中、重度狭窄,其中有70例患者同时行64排CT冠状动脉成像(MSCT)检查,根据CT值分为软斑块,纤维斑块,钙化斑块。酶法测定CEM,双缩脲法测定膜蛋白。 3.以上患者常规测定血常规、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偏态资料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P75-P25)表示,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正态分布检验采用Kolmogorov-Smirnov Test,对于二组间连续变量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或U检验,多组间差异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非正态分布的连续变量统计分析采用非参数检验。对CEM、CRP及TC等观察指标对ACS的诊断价值进行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CEM水平与血清TC、TG、LDL-C、HDL-C、apoA1、apoB、LP(a)、CRP的水平相关程度采用Spearman's相关分析。 结果: 1.CEM水平在ACS组高于对照组和SA组(P<0.001),在对照组和SA组相似(p=0.13);在冠脉Ⅱ型病变组高于Ⅰ型和Ⅲ型病变组(P<0.001),在冠脉Ⅲ型病变组和Ⅰ型病变组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24)。 2.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增高的CEM、CRP水平都能作为预测ACS发生的生化指标(P<0.001)。 3.CEM水平与软斑块(r=0.52,P<0.001)、冠脉Ⅱ型病变(r=0.431,P<0.001)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r=0.2,P=0.03)为正相关,与纤维斑块(r=-0.446,P<0.001)、钙化斑块(r=-0.255,P=0.002)和冠脉Ⅰ型病变(r=-0.446,P<0.001)为负相关。 4.CEM水平与血清TC水平不相关。 结论:CEM水平与冠脉斑块的稳定性密切相关,能作为预测ACS和易损斑块的一个新指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