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shRNA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Marc145细胞中复制的研究
【6h】

shRNA抑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Marc145细胞中复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原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第一章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研究进展

第二章siRNA干扰病毒复制研究进展

第三章pSUPER质粒作为RNAi研究平台的可行性分析

第四章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实时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第五章质粒转染Marc145细胞条件的优化

第六章PRRSV不同ORFs 基因和5’UTR序列shRNA表达质粒的构建与鉴定

第七章PRRSV 不同 ORFs 基因和5’UTR序列shRNA对靶基因转录和表达的特异性抑制

第八章PRRSV ORF5和ORF7编码区shRNA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中复制的研究

第九章PRRSV ORF1b、ORF6编码区和5’UTR shRNA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中复制的观察

全文总结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 ratory syndromevirus,PRRSV)属于尼多病毒目动脉炎病毒科,它主要引起母猪早产、流产等繁殖障碍,仔猪、育肥猪呼吸困难及育成猪类流感疾病,此外该病毒持续性感染,可引起免疫抑制,成为危害世界养猪业安全的重要病原之一。然而,目前疫苗的使用只能够提供部分保护使机体不再出现临床症状,不能够阻止感染,因此,迫切需要开发一种新型的、能对所有PRRSV病毒株提供保护的抗病毒措施。 RNA干扰是由双链RNA(dsRNA)引发的信使RNA(mRNA)序列特异性消减现象,是一种保守的抗病毒机制,已发现于线虫、植物和哺乳动物中。将21~2 3nt的小分子干扰RNA双链(sma ll interfererlce RNA,s iRNA)或载体DNA转录的发夹RNA (shor thairpin RNAs,shRNAs)导入细胞,可以抑制同源的内源或病原mRNA的表达。近几年,RNAi技术已被用于干扰HBV、HCV、流感和其他人类病毒的感染研究,提示RNAi作为一个有效的抗病毒策略,具有很大应用前景,但是目前对于PRRSV是否存在RNA干扰现象,究竟哪些基因哪些序列是合适的靶标,shRNA对PRRsV抑制有哪些特征等等,尚没有这方面的研究。 为了探讨psUPER质粒能否有效表达发夹小干扰RNA(shRNA),作为RNAi研究的平台,本研究利用RNA干扰技术,以A型流感病毒核衣壳蛋白(NP)基因为靶基因,选用已知的有高效抑制效果的siRNA片段,设计有小发夹结构的两条寡核苷酸序列,经退火成互补双链,再克隆至质粒pSUPER中,经酶切鉴定和测序证实表达质粒构建成功,命名为pSUPER-NP。将该表达质粒转染鸡胚成纤维细胞(cEF),24h后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病毒感染40h后观察细胞病变,测定病毒血凝效价和TCID<,50>,发现psUPER-NP能够阻止细胞病变的出现,pSUPER-NP转染孔的血凝价和TcID<,50>均显著下降,表明该表达质粒能抑制流感病毒的复制,pSUPER质粒可以应用于哺乳动物高效的RNAi研究,也为探索流感病毒致病机理和开发基因治疗新途径奠定了基础。 RNAi抑制效果的正确评价,需要合适的检测方法,为了建立灵敏、快速的mRNA检测方法,本研究设计合成了一套引物和TaqMan探针,以扩增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核衣壳蛋白基因,通过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实时PCR方法,并用该法检测患病猪的肺脏等样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和重复性,对PRRsV细胞培养物的检测下限为0.01TcID<,50>,敏感性比常规RT-PCR高100倍;对10份PRRS疑似猪肺脏样品检测5份为阳性,与病毒分离的阳性符合率为100%。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准确、低污染等优点,在PRRSV的早期检测、预防控制、进出口检疫及基础研究中会起到重要作用。转染效率低是阻碍siRNA介导的基因沉默效果的重要因素,为了实现质粒在Marc145细胞中的最佳转染,本研究以荧光质粒pEGFP为报告质粒,通过对转染试剂的选择、脂质体质粒比例、细胞密度和最佳质粒转染量的优化,确定了质粒转染Marc145细胞的最佳转染条件,即转染前24h将96孔板每孔铺10><'4>个细胞,转染前4h将细胞换液,转染时TransFast<'TM> Transfection Reagent与质粒比(μL/μg)为3:1,每孔转染0.4μg的pEGFP(24孔板每孔1.0μg)时,转染孔的荧光数最多,荧光强度最大,转染效率最高,从而为下一步的shRNA表达质粒高效转染Marc145细胞奠定了基础。 不同基因不同区域上的siRNA抑制基因表达的能力差异很大,为了筛选PRRSV基因组上功能性的shRNA分子,本研究利用Ambion公司的在线设计工具httD:www.ambion.com/techlib/misc/siRNA design html,根据siRNA设计原则,选择了针对PRRSV S1株PA、GP5、M、N基因及5’UTR序列的14个siRNA靶序列,经BLAST验证,所选择的靶序列与猪体和其他病毒基因片段无同源性。根据pSUPER载体要求,合成了14对互补的寡核苷酸,寡核苷酸的结构为:5’端19个核苷酸为siRNA的正义链,中间加入9个核苷酸TTCAAGAGA间隔以形成发夹结构,19个核苷酸siRNA的反义链,3’端加有转录终止信号TTTTT。并且正义链寡核苷酸5’端带有Bg1Ⅱ(GATC)酶切位点粘性末端,反义链寡核苷酸5’端带有Xho Ⅰ(TCGA)酶切位点粘性末端。将各对寡核苷酸分别退火,克隆到pSUPER载体上。经EeoR I/Kpn I双酶切鉴定和测序鉴定后,证明已成功构建了针对相应基因不同区域的shRNA(small hairPin RNA)表达质粒。为进一步进行RNA干扰试验奠定了基础。 为了验证上述构建的shRNA表达质粒表达的shRNA对靶基因表达的抑制,本研究首先根据PRRSV S1株病毒基因组序列设计5对特异性引物,分别扩增GP5、M、N基因及PA和5’UTR部分序列,经HindⅢ/BamH I克隆到pEGFP-N1载体,构建了5个EGFP融合表达质粒。将融合表达质粒转染HEK293A细胞,分别在24h,48h,72h观察荧光的变化。结果发现各蛋白均得到了表达,转染后24h就可见到荧光,48h荧光增强,72h最强,然后逐渐减弱;p1b-EGFP-N1、pUTR-EGFP-N1、pGP5-EGFP-N1表达的蛋白主要在胞浆,呈弥散状充盈整个细胞;而pN-EGFP-N1转染的孔荧光主要在胞浆和胞核;pM-EGFP-N1表达的蛋白24h在胞浆和核周区,呈圆圈状,有的在核周两极浓染,48h-72h主要集中在胞浆和核仁。将shRNA表达质粒与构建的融合表达质粒分别两两共转染HEK293A细胞,分别在转染后48h观察荧光的变化。结果发现,shRNA质粒共转染细胞的孔荧光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弱,荧光细胞数减少,其中pSUPER-N3、pSUPER-G1、pSUPER-G2、pSUPER-M2、pSUPER-M3、pSUPER-P2、pSUPER-P3质粒共转染的孔荧光减少得较为明显。将shRNA表达质粒与表达PRRSV结构蛋白GP5、M和N的pCDNA3真核表达质粒分别两两共转染HEK293A细胞,通过半定量PCR检测在mRNA水平上来验证这些shRNA表达载体对结构基因表达的抑制,结果表明GP5、M和N蛋白基因shRNA表达载体对其各自蛋白的抑制率为36%-69%,其中pSUPER-N3和pSUPER-GI抑制效果最为显著。为了探讨上述有显著抑制效果的shRNh对PRRSV复制的抑制作用,本研究将7个靶向PRRSV基因组中的GP5和N蛋白基因shRNA表达质粒和pSUPER转染Marcl45细胞,研究靶向PRRSV基因组中的GP5和N蛋白基因的shRNA抑制PRRSV在Marcl45细胞中复制的情况。结果表明shRNA表达质粒表达的shRNA在PRRSV感染后48h对病毒复制的抑制达到10-1000倍,其中pSUPER-N3、pSUPER-G1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将这两种质粒共转染Marc145细胞,发现能够提高shRNA对病毒的抑制作用,表明shRNA表达质粒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具有相加性,而且这种抑制作用能持续到感染后4d。通过对SiRNA点突变,构建了靶向同一序列的突变体shRNA表达质粒,将其转染Marcl45细胞,病毒的复制不受其影响,表明这种抑制作用序列特异性。将不同剂量的pSUPER-N3或pSUPER-G1转染Marcl45细胞,发现随着剂量的增加shRNA对病毒复制的抑制作用也有所增强,呈现出剂量依赖性抑制,而且用shRNA表达质粒转染已经感染PRRSV的Marcl45细胞,病毒的复制也得到了抑制,这些研究表明靶向PRRSV基因组不同区域的siRNA可以作为控制该病毒传播的候选策略。本研究也观察了靶向PRRSV基因组5'UTR及PA、M基因的siRNA抑制PRRSV在Marc145细胞中的复制,以进一步筛选PRRSV基因组5'UTR及PA、M基因上的功能性shRNA。将shRNA表达质粒转染Marcl45细胞,24h后用PRRSV感染,病毒感染后48h通过间接免疫荧光、TCID<,50>测定和实时PCR来检测shRNA对PRRSV复制的抑制。结果表明转染了shRNA表达质粒的细胞孔荧光数目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少,TCID<,50>测定和实时PCR结果显示,siRNA在PRRSV感染后48h对病毒复制的抑制达到10-500倍,其中pSUPER-P2、pSUPER-P3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这些研究表明靶向PRRSV基因组PA基因不同区域的siRNA也可以作为控制该病毒传播的RNAi候选分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