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大鼠局灶性脑外伤后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6h】

大鼠局灶性脑外伤后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变化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论文说明:符号说明

声明

摘要

前言

1材料和方法

1.1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1.2主要实验试剂和材料

1.3主要试剂配制

1.4实验动物及分组

1.5实验方法和步骤

2结果

2.1脑外伤后大鼠脑组织等病理学改变

2.2脑外伤后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免疫组化分析

2.3脑外伤对大鼠GR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

3讨论

3.1糖皮质激素受体的基本概念

3.2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活化及生物学作用机制

3.3糖皮质激素受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表达及调控

全文小结

图片说明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RHO\RHO激酶信号通路与轴突导向和再生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以大鼠局灶性脑外伤(TBI)模型为研究平台,通过测定脑外伤后早期不同时段脑组织糖皮质激素受体(GR)及其mRNA的含量,分析脑外伤后早期脑组织GR及其mRNA表达的时相特点。初步探讨外伤后早期脑组织GR在不同分子水平的表达变化规律及其调控位点,为研究脑外伤后GR的生物学功能及临床评价糖皮质激素(GC)治疗脑外伤的合理性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脑损伤模型,选取雄性SD大鼠42只,体重约300g,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及创伤组(n=36),创伤组设外伤后1h、6h、12h、24h、48h、72h六个时间点,每时间点大鼠6只(免疫组化3只,RT-PCR3只)。采用免疫组化结合RT-PCR分析脑外伤后早期不同时间点脑组织GR及其mRNA的表达变化和亚细胞分布特点。 结果:免疫组化分析发现GR广泛表达于正常脑组织,GR阳性颗粒主要定位于神经元及胶质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浆,而细胞膜未见阳性染色。与对照组相比脑外伤后1h脑组织GR平均光密度即可见降低,至伤后24h下降至最低点(与对照组相比P<0.05),以后逐渐回升,至伤后72h已恢复至对照组的82.76%,同时观察发现伤后GR在细胞核及胞浆表达的下调改变并不是同步进行的,伤后6h开始胞浆中GR表达下降程度同细胞核相比较为显著,至伤后24h胞浆中GR已无明显着色;RT-PCR结果表明,伤后1h即可见GR-mRNA表达降低,至伤后12h降至最低水平(与对照组相比P<0.05),伤后24h表达开始回升,至伤后72h恢复至对照组的79%。 结论:脑外伤后早期脑组织GR及其mRNA呈低表达,其调控位点可能发生于转录水平,另外核转位引起的细胞内GR再分布过程亦可能与GR功能状态的降低有关,但具体调控机制尚有待进一步探讨。因此脑外伤治疗过程中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尚需考虑脑组织GR表达量及其功能状态等因素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