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噻唑烷酮类及纳米材料化合物库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筛选
【6h】

噻唑烷酮类及纳米材料化合物库的合成、表征及生物活性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Lists of Tables、Lists of Figures、Lists of Schemes、Lists of Abbreviations

声明

Part Ⅰ:Design,Synthesis,Cytoselective Toxicity,and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s(SAR) of Thiazolidinone Derivatives

Chapter 1.Introduction

The bottlenecks of anti-cancer drugs

Multidrug Resistance (MDR) and P-glycoprotein(P-gp)

Information of the lead compounds

Combinatorial chemistry and fluorous chemistry

Recent Adva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4-Thiazolin-dinones

Chapter 2 Objectives

Chapter 3.Design,Synthesis and Cytoselective Anticancer Toxicity Assay of 4-Thiazolindinone Libraries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2-arylimino-thiazolidin-4-ones(Library Ⅰ)

Design and synthesis 2-Arylimino-3-substituted-4-thiazolidinones(Library Ⅱ)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2-aryl-substituted 4-thiazolin dinones using fluorous chemistry(Library Ⅲ and Ⅳ)

Cytoselective Anticancer Toxicity Assay of 4-Thiazo lindinone Libraries

Experimental section

Chapter 4.Synthesis,SAR and Pharmacophore of Lead Optimization Thiazolidinone derivatives

Synthesis of the lead optimization library(Library Ⅴ)

Cytoselective Anticancer Toxicity Assay of lead optimization library

Time-dependent compound effects on cell proliferation and morphology

P-gP substrate and inhibitor pharmacophore modeling

Structure-activity relationship and pharmacophore modeling

Anticancer compounds are not Michael acceptors

Experimental section

Chapter 5 Conclusion

References

Part Ⅱ:Design and synthesis of nanoparticles with better characterization and biocompatibility

Chapter 6 Introduction

Combinatorial approach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particles

Surface characterization of nanoparticles by 1H NMR

Multifunctionalization of nanoparticles

Objectives

Chapter 7 Nano-combinatorial MWNTs library approach for discovering biocompatible nanocarriers

Introduction

Design of surface diversity for f-MWNT library

Library synthesis substantiated by thorough charac-terizations

Identification of protein evaders and associated structure activity relationship (SAR)

Surface structure dependent cytotoxicity and immune response

Lead identification and SAR

Conclusion

Experimental section

Chapter 8 Characterization of organic molecules attached to GNPs by HRMAS NMR

Introduction

Synthesis of gold nanoparticles

Optimization of HRMAS NMR Parameters

1H HRMAS NMR

Two Dimensional HRMAS NMR of GNP

Conclusion

Experimental Section

Chapter 9.Synthesis of multifunctional GNPs by Combinatorial Approach

Introduction

Double functional GNPs with similar ligands

Double functional GNPs with FITC

Synthesis of double functional GNP library

Expermental section

Chapter 10 Conclusion

References

Appendix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制约纳米材料表面修饰化学的一个主要因素为纳米材料的表面化学分析,在多壁碳纳米管化合物的合成过程中,我们在定性、定量碳纳米管表面官能团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发展了诸如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魔角核磁技术(MAS NMR)在碳纳米管表面化学分析中的应用。为了验证并拓展MAS NMR在纳米表面化学分析中的应用,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另外一种被广泛研究的纳米材料-金纳米颗粒(GNPs),通过NMR条件的优化,得到了较高质量的GNPs的1H及2D核磁谱图。在MAS1H NMR中,氢的信号强度与其距离金纳米表面的远近有显著的关系,距离越近,信号越弱;同时苯环及其附近的氢在魔角核磁谱图中总以宽峰形式出现。最后我们在这些经验基础上设计合成了系列双官能团修饰的金纳米颗粒化合物库,为其生物学实验提供了材料。 本论文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噻唑烷酮类化合物库的合成、抗痛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第二部分为生物相容性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第一部分:噻唑烷酮类化合物库的合成、抗癌活性及构效关系研究 肺癌是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痛症之一,其中超过80%的肺癌为非小细胞肺痛(NSCLC)。但是痛症治疗的瓶颈并非人们没有发现能杀死癌细胞的药物,而是很少发现在能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无毒性作用的药物。另一方面,痛症治疗失败的原因往往因为高剂量给药而产生的多药耐药性(MDR)。因此剂量引发的毒性和耐药性的产生是癌症治疗失败的两个主要原因。MDR可由多种机制产生,其一为与耐药相关的一些药物转运蛋白的高表达。在MDR中起主要作用而且研究最为深入的是MDR/P-gp高表达。因此我们急需研发新一类非P-gp底物的抗癌药物,这类药物在能同时杀死药物敏感和多药耐药性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不表现毒性。 前期的细胞实验筛选得到两个噻唑烷酮类化合物,这两个化合物能杀死对紫杉醇敏感和已产生耐药性的NSCLC细胞H460和H460/TaxR,同时对作为对照的NHFB无明显毒性。基于此,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化合物库来改善噻唑烷酮类化合物对NSCLC细胞的活性和选择性,同时研究此类化合物抗癌活性-化合物结构关系。在第一轮活性实验中,我们用液相组合化学方法合成了185个2-芳基亚胺基取代-4-噻唑烷酮类化合物和17个2-芳基亚胺基-3-取代-4-噻唑烷酮类化合物,用氟化学手段合成了45个2-芳基-4-噻唑烷酮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在10μM浓度下对H460、H460/TaxR和NHFB进行活性筛选,能杀死两个NSCLC细胞系但对正常细胞无毒性的化合物被筛选出来。初期实验表明3-位胺基位置取代使噻唑烷酮类化合物失去了抗癌活性和选择性,同时2-位芳基亚氨基为保持其抗癌选择性必需基团。重复实验筛选得到11个最有活性的化合物。为了进一步改善其抗痛选择性并研究其构效关系,我们对活性化合物结构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包含170个化合物的优化化合物库,化合物的平均纯度达到95%。经过10μM浓度下初步筛选得到40个活性化合物,用5μM浓度筛选得到11个较高活性化合物。对11个化合物的剂量依赖实验得到此类化合物对H460和H460/TaxR的最佳半数抑制浓度为300 nM,同时即使在最高作用浓度下(100μM),绝大多数活性化合物对NHFB仍没有达到半数抑制,其抗癌选择性得到显著提高。 选取13个能杀死H460但不能杀死耐药性H460/TaxR和11个能同时杀死H460和H460/TaxR的噻唑烷酮化合物进行P-gp底物模拟实验。第一组中有9个化合物符合P-gp底物药物模型(70%),但第二组中仅有4个化合物符合(36%)。药物模型实验表明活性化合物极有可能不是P-gp底物。构效关系研究表明活性化合物在噻唑烷酮的2-和4-位取代芳基位置多为供电基团,2-位芳胺基中的取代,基团可以在苯环的2-和4-位,但是在4-位芳亚甲基中的取代基团只能发生在4-位。噻唑烷酮中的胺基不能被取代。通过对11个活性化合物进行结构模型分析表明活性化合物共同特征为两个氢键受体和3个疏水性部位,结构模型的建立可以指导将来的此类化合物的设计。 第二部分:生物相容性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表征 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活性小分子被筛选出来,而真正能成为药物的小分子少之又少,这是因为从小分子到药物需要具备很多条件,因此很多在细胞实验中活性很好的化合物因为低的水溶性或渗透性而被淘汰。改善小分子物理化学性质的两个常用方法为化学修饰和用高聚物进行包被,然而两种方法或者太费时费力,或者因为粒子半径太大而受到限制。与此同时,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将小分子连接于纳米材料表面来改善小分子在生命体系中的性质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MWNTs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电子及生命体系的纳米材料之一,但是我们有必要来寻找较高生物相容性的MWNTs来将其更好地用于生命体系,改善其生物相容性的方法之一即为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 我们设计了一系列实验来定性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如蛋白结合、细胞毒性和免疫反应实验等。组合化学法修饰纳米材料来筛选生物相容性纳米材料的优势在于其不仅能通过筛选实验得到理想的纳米材料,还可以通过生物相容性与结构关系研究来指导纳米材料性质的优化。在没有前期经验的前提下,我们计划通过最大的结构多样性来修饰碳纳米管。化学修饰通过羧基化MWNTs与酪氨酸的反应来进行。酪氨酸选来作为连接体是因为它有三个活性基团,当一个反应基团用来连接MWNTs后,剩余基团仍可以仍可在两个反应位点进行多样性修饰,同时因为酪氨酸作为氨基酸具有生物相容性。8种有机胺和9种酰氯被选择来组建一个包含80种f-MWNTs的化合物库(其中8种为反应中间体)。LC/MS被用来监测洗涤过程的效率及最终纳米材料的纯度。FTIR用来表征功能化MWNTs(f-MWNTs)表面特征官能团,例如当原始多壁碳纳米管被氧化为羧基碳纳米管时,在1713 cm-1左右出现的IR吸收峰即为羧基中羰基的特征吸收。我们首次将装备nano probe的MAS NMR技术应用于f-MWNTs的表面化学分析中,以f-MWNTs26、50、28和76为例,它们含有相似的苯磺酰基,所不同的是与f-MWNTs26和50相比,f-MWNTs28和76在苯环3-位有一硝基,硝基的出现降低了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所以比较而言f-MWNTs28和76的苯环的MASNMR信号(7.64-8.71ppm)比f-MWNTs26和50(7.29-7.94ppm)向低场移动。f-MWNTs表面官能团的含量由元素分析中氮和氢的含量来计算,对其中的部分中间体,表面官能团的含量由UV-Vis测定其裂解Fmoc含量的方法进行确证。 为了筛选出合适的f-MWNTs来进行优化,我们对其进行了蛋白结合实验、细胞毒性实验和免疫反应实验研究,所有f-MWNTs按蛋白结合能力、细胞毒性和免疫反应由低到高进行排序,然后对每一个f-MWNTs的各项排序指标进行加和,所以较低的指标加和说明一个f-MWNTs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与结构进行构效关系分析显示,前5名生物相容性好的f-MWNTs有3个包含AC005结构单元,同时所有包含AC005结构单元的f-MWNTs都位于前25名生物相容性好的f-MWNTs中。同样AC008、AC006、AC004、AM003和AM004为有益于增强生物相容性的结构单元。通过这种利用最大多样性设计f-MWNTs纳米材料化合物库来筛选生物相容性f-MWNTs的实验,我们证明了组合化学方法在纳米材料的表面修饰中的应用价值。 受MAS NMR在f-MWNTs纳米材料化合物库的分析过程中应用的启发,我们设计并合成了4种化学修饰的GNPs,并成功地将MAS NMR技术应用于GNPs表面化学分析。与f-MWNTs相比,GNPs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简单的合成方法及统一的粒子半径等优点。在利用TEM和FTIR对纳米材料进行初步表征基础上,从溶剂、温度及转速等多个方面对MAS NMR进行优化。在优化条件下,得到了GNPs的较高分辨率的MAS1H和2D NMR谱图,包括COSY、TOCSY和HSQC。结果显示在MAS1H NMR谱图中,氢的信号强度与其所在位置距离GNPs表面的远近有显著关系,距离越小,信号强度越小。同时,GNPs表面的苯环官能团及基附近氢总以宽峰形式出现,推测是因为不同苯环的π-π共扼作用所致。通过对2D谱图信号的归属,我们可以确定GNPs表面的复杂结构。 纳米材料的另一个优点是其多官能团修饰,即可以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官能团同时修饰于一种纳米材料表面。在化学表征及生物筛选方法建立的基础上,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双官能团修饰的GNPs。FTIR结果及对其裂解产物进行LC/MS表征确定了两种官能团在纳米材料表面同时存在并且其相对含量的多少,同时纳米材料表面小分子的含量与反应过程中小分子的用量有对应关系,其绝对含量可由LC/CLND来计算(实验未完成)。当用荧光材料FITC和叶酸(Folic Acid,FA)来修饰GNPs时,荧光分析确定了GNPs表面FITC的存在。用FA受体高表达的KB细胞系和不表达FA受体的A594细胞进行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证实了GNPs表面FA的存在。应用上述实验建立的优化条件及分析方法,我们设计并合成了一个包含42种纳米材料的GNPs化合物库,关于这一个化合物库的生物筛选实验正在进行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