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过表达乳糖代谢途径关键酶对产2,3-丁二醇菌株利用乳糖效率的影响
【6h】

过表达乳糖代谢途径关键酶对产2,3-丁二醇菌株利用乳糖效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2,3-丁二醇概况

1.1.1 2,3-丁二醇的理化性质

1.1.2 2,3-丁二醇旋光异构体的形成机制

1.1.3 2,3-丁二醇的应用

1.2 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

1.2.1 菌种

1.2.2 原料

1.2.3 微生物生成2,3-丁二醇的代谢途径

1.2.4 微生物法生产2,3-丁二醇代谢途径的改造

1.3 利用乳糖发酵生产2,3-丁二醇研究进展

1.4 乳糖代谢途径研究进展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与内容

1.5.1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1.5.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1.1 菌种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主要培养基

2.1.5 主要溶液

2.2 实验方法

2.2.1 质粒的构建

2.2.2 菌株构建

2.2.3 种子培养

2.2.4 发酵培养

2.2.5 生长曲线的绘制

2.2.6 SDS-PAGE蛋白电泳

2.3 分析方法

2.3.1 菌体浓度的测定

2.3.2 代谢产物浓度的测定

2.3.3 单位菌体最大乳糖比消耗速率的测定

2.3.4 β-半乳糖苷酶酶活的测定

2.3.5 乳糖通透酶酶活的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外源添加β-半乳糖苷酶发酵实验

3.2 重组质粒的构建

3.2.1 质粒pUC18K-bgaB的构建

3.2.2 质粒pUC18K-ElacY的构建

3.2.3 质粒pUC18K-KlacY的构建

3.3 过量表达bgaB基因对菌株利用乳糖的影响

3.3.1 Kan抗性筛选重组菌株

3.3.2 重组菌株KG1/pUC18K-bgaB、10011/pUC18K-bgaB的构建与验证

3.3.3 过表达bgaB菌株与出发菌株生长速度的比较

3.3.4 过表达bgaB菌株与出发菌株SDS-PAGE的比较

3.3.5 过表达bgaB菌株与出发菌株β-半乳糖苷酶活力的比较

3.3.6 过表达bgaB菌株与出发菌株乳糖消耗速度比较

3.3.7 过表达bgaB菌株与出发菌株最大乳糖比消耗速率的比较

3.3.8 过表达bgaB菌株与出发菌株2,3-丁二醇及副产物产量的比较

3.4 过量表达ElacY基因对菌株利用乳糖的影响

3.4.1 重组菌株KG1/pUC18K-ElacY、10011/pUC18K-ElacY的构建与验证

3.4.2 过表达ElacY菌株与出发菌株生长速度的比较

3.4.3 过表达ElacY菌株与出发菌株乳糖通透酶活力的比较

3.4.4 过表达ElacY菌株与出发菌株乳糖消耗速度比较

3.4.5 过表达ElacY菌株与出发菌株最大乳糖比消耗速率的比较

3.4.6 过表达ElacY菌株与出发菌株2,3-丁二醇及副产物产量的比较

3.5 过量表达KlacY基因对菌株利用乳糖的影响

3.5.1 重组菌株KG1/pUC18K-KlacY、10011/pUC18K-KlacY的构建与验证

3.5.2 过表达KlacY菌株与出发菌株生长速度的比较

3.5.3 过表达KlacY菌株与出发菌株乳糖通透酶活力的比较

3.5.4 过表达KlacY菌株与出发菌株乳糖消耗速度比较

3.5.5 过表达KlacY菌株与出发菌株最大乳糖比消耗速率的比较

3.5.6 过表达KlacY菌株与出发菌株2,3-丁二醇及副产物产量的比较

4 结论

5 展望

参考文献

7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展开▼

摘要

2,3-丁二醇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化学品,广泛应用于化工、燃料、食品、航空航天等领域。乳清是乳制品行业的主要副产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在生产化工产品方面主要用于生产燃料乙醇。与生产燃料乙醇相比,2,3-丁二醇具有更高的产品附加值。阴沟肠杆菌CICC10011是目前用于生产2,3-丁二醇研究最多的菌株,其2,3-丁二醇的得率及最终产物浓度均很高,但利用乳糖发酵较慢;而肺炎克雷伯氏菌KG1虽然在2,3-丁二醇生成能力方面略次于10011,但其利用乳糖速度较快。本实验以KG1和10011为出发菌株,通过过表达乳糖代谢途径关键酶(乳糖通透酶和β-半乳糖苷酶),以期望提高菌株对乳糖的利用效率。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1)在KG1和10011菌株乳糖发酵培养基中添加β-半乳糖苷酶,比较不同添加量的β-半乳糖苷酶对菌株利用乳糖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外源添加β-半乳糖苷酶可以加快KG1和10011利用乳糖的速度。
  (2)以KG1基因组为模板扩增β-半乳糖苷酶基因bgaB和乳糖通透酶基因lacY(记做KlacY),以E.coli MG1655基因组为模板扩增乳糖通透酶基因lacY(记做ElacY),将三个基因片段单独连接到表达载体pUC18K上,构建得到重组质粒,并分别转入KG1和10011中,得到重组菌株KG1/pUC18K-bgaB,KG1/pUC18K-ElacY,KG1/pUC18K-KlacY和10011/pUC18K-bgaB,10011/pUC18K-ElacY,10011/pUC18K-KlacY。
  (3)对KG1/pUC18K-bgaB,10011/pUC18K-bgaB进行SDS-PAGE分析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测定,KG1/pUC18K-bgaB的β-半乳糖苷酶活力是KG1的33.08倍;10011/pUC18K-bgaB的β-半乳糖苷酶活力是10011的3.45倍。乳糖发酵实验中,10011/pUC18K-bgaB菌株发酵时间缩短了12 h,最大乳糖比消耗速率提高了38.70%,发酵终点2,3-丁二醇产量略高于原菌。KG1/pUC18K-bgaB菌株乳糖消耗速度变慢,发酵结束时,KG1/pUC18K-bgaB的残糖为41.03 g/L。
  (4)乳糖通透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KG1/pUC18K-ElacY酶活力是KG1的2.01倍,10011/pUC18K-ElacY酶活力是10011的1.75倍。乳糖发酵结果显示,KG1/pUC18K-ElacY,10011/pUC18K-ElacY和对应原菌相比,发酵速度分别提高了25.0%和12.5%,最大乳糖比消耗速率分别提高了66.2%和46.7%。说明ElacY基因的过量表达提高了两株基因工程菌对乳糖的利用速度,同时不影响2,3-丁二醇的生成量。
  (5)乳糖通透酶活性的测定结果显示,KG1/pUC18K-KlacY酶活力是KG1的1.92倍;10011/pUC18K-KlacY酶活力是10011的1.73倍。KG1/pUC18K-KlacY,10011/pUC18K-KlacY对乳糖的利用速度没有提高,2,3-丁二醇的生成量和原菌几乎相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