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可食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在包装中的应用
【6h】

可食性复合膜的制备及在包装中的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前言

1.1 可食性食品包装材料的发展背景

1.2 世界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发展现状

1.2.1 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分类

1.2.2 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主要成膜材料的物性分析和应用

1.2.3 影响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性能的因素

1.3 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的研究方向与趋势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药品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2.3 实验方法

2.3.1 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可食性包装薄膜的制备

2.3.2 可食性膜基本性能测试

2.3.3 可食性包装薄膜封合工艺参数优化

3 结果与讨论

3.1 壳聚糖添加量对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可食性膜性能影响

3.1.1 可食性复合膜的厚度

3.1.2 力学性能

3.1.3 透光率

3.1.4 水溶性

3.1.5 阻隔性能

3.2 海藻酸钠与羧甲基纤维素钠的配比对可食性膜性能影响

3.2.1 力学性能

3.2.2 透光率

3.2.3 水溶性

3.2.4 水蒸气透过率

3.2.5 氧气透过率

3.3 成膜液浓度确定

3.3.1 力学性能

3.3.2 透光率

3.3.3 水溶性

3.3.4 水蒸气透过率

3.3.5 氧气透过率

3.4 最佳成膜工艺条件

3.5 甘油添加量确定

3.5.1 力学性能

3.5.2 透光率

3.5.3 水溶性

3.5.4 水蒸气透过率

3.5.5 氧气透过率

3.5.6 扫描电镜分析

3.5.7 红外光谱分析

3.6 硬脂酸添加量确定

3.6.1 力学性能

3.6.2 透光率

3.6.3 水溶性

3.6.4 水蒸气透过率

3.6.5 氧气透过率

3.6.6 扫描电镜分析

3.6.7 红外光谱分析

3.7 封合工艺参数优化

3.7.1 粘合剂浓度对优化共混可食性包装薄膜封合性能的影响

3.7.2 封合压力对优化共混可食性包装薄膜封合强度的影响

3.7.3 封合温度对优化共混可食性包装薄膜封合强度的影响

3.7.4 封合时间对优化共混可食性包装薄膜封合强度的影响

3.7.5 以提高封合强度为指标的可食膜封合工艺参数优化

4 结论

4.1 结论

4.2 创新点

5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课题以多糖类共混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作为研究对象。以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为基材,通过加入其它助剂(增塑剂,疏水剂)混合应用流延法制膜,确定成膜基材的最佳配比,完善成膜工艺参数,探讨影响膜性能的各种因素,优化热封工艺,为该类膜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数据。
  论文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一、对共混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的成膜液组分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当成膜液浓度为4.5%,海藻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壳聚糖配比为3∶1∶0.5时,所制备的共混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达到最佳性能;二、运用正交试验法设计试验并研究这种共混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的成膜工艺条件,试验结论表明可食性包装薄膜的最佳成膜工艺条件为:水浴温度50℃,搅拌时间90min,静置脱气时间12h,干燥温度20℃;三、确定增塑剂甘油的最佳添加量,对添加增塑剂甘油制备的可食性包装薄膜的各项性能进行测定,得到增塑剂甘油的添加量为1.6g/100ml时,所制备的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的拉伸性能得到很大提升。而且对膜其他性能影响不大;四、确定疏水剂硬脂酸的最佳添加量,通过试验对添加疏水剂硬脂酸制备的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的性能进行测试,得到疏水剂硬脂酸添加量为0.2g/100ml时,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在最大限度提高阻湿性能的同时对其他性能影响不大;五、运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建模分析讨论共混可食性食品包装薄膜的封合性能,最终得到最佳封合工艺条件为:粘合剂浓度22%、封合压力0.30MPa,封合温度156℃,封合时间1.8s,所得到的最大封合强度35.45N/15mm。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