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
【6h】

在初一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1.研究者的一些个人经历

2.研究者所在学校的校情

3.时代发展与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论文结构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行动研究

1.行动研究的定义

2.行动研究的一般步骤

(二)关于合作学习

1.合作学习的定义

2.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3.合作学习的基本因素

4.我国初中英语合作学习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同伴互助学习

1.同伴互助学习的思想渊源

2.同伴互助学习的基本涵义

(四)可行性论证

1.初一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

2.初中现行英语新教材的特点

三、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收集

四、行动研究过程

(一)实施方案

(二)计划实施第一阶段

1.学生情况调查分析(第1-3周)

2.英语合作学习小组的建立(第4周)

3.合作意识培养和合作技能教授(第4、5周)

4.合作型学习任务的设计和呈现(第4-8周)

5.监控课堂学生合作行为、课外作业(4-8周)

6.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4-8周)

7.阶段性总结(第8周)

(三)实施计划第二(调整)阶段

1.认识自我和了解同伴(第9周)

2.同伴互助学习的开展与课堂观察(第10-14周)

3.同伴互助学习与英语写作训练(第11-14周)

4.总结评价(15、16周)

五、研究结果讨论和分析

(一)对学生学业水平的影响

1.促成学生有效完成英语课外作业

2.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逐步提高

(二)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影响

1.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增强和合作能力的提高

2.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和生生关系的融洽

(三)行动研究之于教师专业成长

1.研究者观念的变化

2.研究者教学行为的变化

六、研究的初步结论和建议

(一)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与思考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

致谢

展开▼

摘要

“合作学习”是近年来国内外极力倡导的一种教育理论和实践。它以群体动力理论、认知精加工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社会互赖理论等作为理论支撑。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人们更加意识到个体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现代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品质之一。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成为新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为把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融合到英语学科教学中,并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在2008年9月至2009年1月,研究者采用计划、实施、观察、反思和再计划呈螺旋式发展的行动研究法对自身的英语教学进行了新的探索——以学生的英语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为切入点,通过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合作技能的训练,以实现学生合作能力的提高为目的,并改善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尝试。
   研究者在研究前制定了为期16周的教学行动计划,并且选取了遂昌县第三中学初一(9)班学生为研究对象,有目的、有计划的组建英语合作学习小组并教授合作技能;利用初中英语现行教材,设计并呈现合作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利用学生英语作业的“捆绑式”评价和同伴互助完成英语写作任务等方式培养学生课外合作学习能力。
   在本教学行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采用问卷、访谈、课堂观察等方法收集数据,同时学生课外作业、阶段性考试成绩、日记和研究者的教学日志等也是本研究分析数据的重要来源。本研究发现:在初~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特别是同伴互助学习是可行并且有效的,它不仅促进了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情感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同时,基于自身课堂教学实际的行动研究也促成了研究者观念和行为的巨大改变,提高了其参与教学研究、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能力。最后,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者提出了本研究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与思考,即要根据学情选择适合的合作学习方式,并设计和呈现可行的合作学习任务;再则,如集各学科教师的共同力量开展合作学习将会取得更大的成效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