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绍兴市三所高职为例
【6h】

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浙江绍兴市三所高职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1.概念界定

2.国内文献综述

3.国外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和内容

(四)研究方法

1.收集资料的方法

2.分析资料的方法

(五)研究意义

1.传播中华礼仪文明

2.提高职教文化力

3.推进教师和谐发展

4.强化教师身教作用

二、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现状

(一)高职学生对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现状评价

1.职业道德

2.课堂礼仪

3.形象礼仪

(二)高职院校教师对职业礼仪素养问题的自我认识

(三)高职院校对提升教师礼仪素养问题的主观认识

三、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问题及成因分析

(一)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知错位

2.美育修养欠缺

3.礼仪技巧缺乏

4.教育管理滞后

(二)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问题的成因分析

1.师范培养因素

2.教师自身因素

3.学院方面因素

四、关于提升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思考

(一)提升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必要性

1.现代高职教育发展的要求

2.受教育对象发展的需要

3.教师全面发展的的体现

(二)关于高职教师自身提高职业礼仪素养的建议

1.以思想为先导提升美学美育修养

2.以礼仪内涵为核心明确学习内容

3.以学生特性为基点掌握礼仪技巧

(三)关于高职学院层面提升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建议

1.分阶段实施教师礼仪素养培训

2.多渠道开展教师礼仪实践活动

3.定规范细化教师礼仪教育考核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浙江师范大学研究生在学期间个人科研成果登记表

展开▼

摘要

教师的行为规范既是个人素质体现,也是校园文明的反映,更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表现,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高职教育的蓬勃发展对教育双方的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对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更是需要教师在职业道德、职业责任、职业形象方面准确地定位,为培养和造就优秀职业人做出表率。教师的职业礼仪素养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礼仪是教师职业道德、职业形象、职业能力的外在行为体现。强化高职教师的职业礼仪素养,是教师塑造良好的职业形象,促进教师健康、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在教育中充分发挥言传身教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人生观,培养符合行业要求人才的需要。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考证,以绍兴市三所高职院校为主要研究单位,用文献资料收集、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了解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因为;从学生、教师、学院三个角度对提升高职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重要性、必要性进行了阐述;从思想教育、学院管理、学习方式等三个层面就如何加强高职教师礼仪素养提出相应对策和现实方案。力求促进高职教师形成对职业礼仪素养的自我培养意识,推动高职院校思考并加强对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教育和管理,营造高职院校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研究发现当前我国高职教师礼仪素养和教育还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部分教师对礼仪的内涵理解不透,对礼仪的涵盖内容比较茫然,造成礼仪素养提高过程中的认知错位现象。部分教师不能把握高职学生和高职教育特点,对职业礼仪的具体行为方式和技巧把握不准,进一步造成了某些礼仪行为的缺乏。另外高职院校在教师礼仪素养问题的认识和管理上也存在制度设计和程序规范的缺陷,缺乏对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教育,没有形成具体可考的细则对教师职业礼仪进行规范,教师职业礼仪教育基本上还是处于“自发”状态。
   本研究建议高职教师必须加强对自身职业礼仪素养提升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充分理解教师职业礼仪的内涵,明确教师职业礼仪包含的内容,依据学生特性把握教学教育中的礼仪技巧,提升美学美育水平。高职院校应该把教师礼仪素养的提升放在学院工作的重要位置,加强教师职业礼仪素养的教育和管理,实施细化考核,并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多渠道建设活动,营造良好的礼仪环境,促进形成高素质的高职教师队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