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课堂师生言语对话的现状与思考——基于信息传递的视角
【6h】

课堂师生言语对话的现状与思考——基于信息传递的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一)研究的主要阶段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二、研究设计

(一)目标与内容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讨论与分析

(一)教师发送信息

1.提问内容

2.提问频率

3.提问时机

4.提问方式

(二)学生回应

1.积极踊跃性

2.学生沉默

3.回应偏误

4.学生的质疑

(三)教师反馈

1.鼓励性反馈

2.修正性反馈

四、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课堂师生言语交互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浙江师范大学学位论文诚信承诺书

声明

展开▼

摘要

课堂教学的本质是“对话”,根据对话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根据对话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言语对话”和“非言语对话”。师生言语对话,是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也是课堂对话的主要表现。本研究以“信息传递”的视野,基于“教师发送消息——学生回应——教师反馈”这一信息传递的线性模式,对“课堂师生言语对话”进行课堂观察和问卷调查研究。
   教师的信息发送主要是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进行的,教师的提问大多紧密围绕着教学内容而展开;提问的频率一般较高,但提出的问题常常会缺乏深度;提问时机和提问方式的选择,一般也都较为多样化。
   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踊跃性较高,值得肯定,但是给出的答案有时会存在不足与问题,阻碍了对话的进行。学生主动质疑现象很少,难以体现学生学习中的的主体性和言语对话中的平等地位。
   鼓励性反馈是对学生回应的肯定和鼓励,教师使用的较为频繁,有时甚至有滥用、泛用之嫌。在具体操作中,它常常会有简单表扬、表扬加点评等形式。鼓励性反馈是对学生回应的“偏误”或“沉默”等的修正,及时有效的修正有助于推动师生言语对话的顺利开展。
   目前,师生言语对话基本上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和水平,“言语对话”还基本上是一种传递“知识”的手段与工具。我们的追求则是实现“师生言语对话”从低层次走向高层次,那时,“言语对话”不仅仅传递知识,还传递情感和价值观;“言语对话”不仅仅是手段与工具,它也是目的与归宿,是对话精神在教学中的体现。将“对话”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中去,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