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不真正连带责任——兼论我国侵权法相关法律完善
【6h】

论不真正连带责任——兼论我国侵权法相关法律完善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引言

一、由李某诉A公司产品侵权纠纷案引出的思考

(一)基本案情

(二)问题提出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理论依据

(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及特征

1.概念

2.特征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完善的法理基础

1.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完善是公平正义原则的应有之义

2.不真正连带责任完善彰显民法的人文精神

3.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完善是现实需要

(三)不真正连带责任与相近责任形态界限

(四)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效力

1.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对内效力

2.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对外效力

(五)不真正连带责任相关学术观点

三、我国不真正连带责任法律制度评析

(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比较法考察

1、德国模式

2、法国模式

3、日本模式

4、我国台湾地区

5、简评

(二)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及评析

1.商法

2.经济法

3.侵权责任法

4、司法解释规定及评析

(三)小结

四、我国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的完善

(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完善

1.统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归责原则

2.明确不真正连带责任认定标准

(二)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立法完善构想

1.规范不真正连带责任法律用语

2.统一不真正连带责任立法及消除重复

3.填补不真正连带责任立法空白

4.类型化分析以统计学视角再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本文从一个涉及民事责任分配的典型案例引出对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的思考。这种介于按份责任和一般连带责任之间的特殊的责任形态在实务中存在大量的案件,但是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的缺失导致司法实践中遇到诸如此类的案件判决时产生了困境。完善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的困惑和缝合法律和司法实践中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缝隙是本文的写作目的。从我国目前的司法实践和判例出发,考察不真正连带责任司法适用存在的不当情形并论述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的独立性价值并反思现有制度之不足,以期能完善现有不真正连带责任法律规制制度。
  通过考察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复杂性与特殊性,结合现有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学术观点与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立法模式,突出深入而准确地把握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特殊性和不可替代性对司法实践与将来立法的重要参考价值。通过明确不真正连带责任的概念、特征、责任形态、效力,评析我国现有法律和司法解释上的相关规定结合司法实践中出现的侵权行为,论证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独立性价值的合理性。最后将完善法律规制作为落脚点针对不真正连带责任在现行法律上的不完善提出若干完善构想。以进一步完善我国现有的不真正连带责任制度。呼吁理论上对不真正连带责任的重视,以期能引起立法和司法上的重视。构想现有不真正连带责任立法完善对法律法规存在的若干重复,予以删除、统一,并综合运用与不真正连带责任有关的现有法律规定。构想不真正连带责任理论完善明确不真正连带责任的归责原则、构成要件、适用范围。除此之外,试图以统计学视角再思考不真正连带责任的类型化分析以便形成更完善的法律规制为不真正连带责任规制开辟新的路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