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清末民初初等女学课程的变迁研究——以近代学制为中心的考察
【6h】

清末民初初等女学课程的变迁研究——以近代学制为中心的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绪论

(一)研究的源起

1.基于现实问题的讨论

2.基于近代女子初等学校教育中课程的重要性

(二)研究价值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方法

(五)文献综述

1.近代女子教育的发展研究

2.教会(西方)女学及其对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影响

3.近代女子教育思想研究

4.国人自办女学研究

5.国外相关研究

一、中国古代传统的女子教育内容

(一)先秦时期基调的奠定

(二)汉代的定型

(三)汉代以后的逐步发展

二、清末初等女学课程的萌芽

(一)女子学校教育兴起的背景

1.西学的渗透

2.教会学校示范

3.中国文人的反思

4.国人自办女学

(二)《女子小学堂章程》的姗姗来迟

1.《壬寅学制》将女子教育排斥在外

2.《癸卯学制》以家庭教育包括女学

3.《女子小学堂章程》中的课程规定

(三)女子小学堂女学课程的实践——以北京豫教女学堂为例

三、民初初等女学课程的发展

(一)时局与女性生活

1.革命党人的先进思想

2.妇女团体的兴起与活动

3.民国的建立

(二)《壬子癸丑学制》对初等女学课程的推进

1.女子不另设课程标准,但就各级学校增损学科

2.《小学校令》中的规定

3.袁世凯复辟时期对女子教育的排挤

(三)《壬戌学制》——男女两性单轨课程体系的实现

四、初等女学课程变迁的特点

(一)课程目标:从培养“贤妻良母”向“女国民”转变

(二)课程内容:从“分离”走向“统一”

(三)课程设置:逐渐完善,并注意遵循教育规律

(四)变迁动力:背后交织着文化冲突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女性研究作为学术界的热点,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与女性教育相关问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女子一直无缘于学校教育“男尊女卑”“三从四德”等一直像一道枷锁,将女子深深的桎梏于家庭之中。这种基调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汉代是女子教育内容的定型时期,它对后世的影响至深至远。到了明清时期,更是被推向极致。
  鸦片战争打开了清王朝闭关自守的大门,西方“男女平等”、“天赋人权”等观念的传入与中国本土传统女子教育观念发生激烈的碰撞。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已经势不可挡,然而它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壬寅学制》将女子教育排斥在外。《癸卯学制》只是在《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里将其包含于家庭教育之中。直到清政府正式出台《女子学堂章程》,使得女子的教育被承认,且得到相应的合法地位。
  本研究综合运用历史研究法等方法。首先简单梳理了中国传统女教的内容;然后结合时代的大背景,以近代三次学制变革作为时间节点,通过分析学制变革当中的官方章程与学校令等文本,以求生动、细致地呈现官立初等女学课程的真实发展状况;最后对其变迁过程当中所呈现的特点进行概括与分析,希望能为近代女子教育理论研究的完善贡献一份力量。
  1907年的《女子小学堂章程》保持了我国“男女有别”的封建传统,设立了男女两性双轨的课程体系。从课程内容,授课时数等方面都多有不同。辛亥革命后,民主气氛相对浓厚。在女学课程设置上也有所变化,《壬子癸丑学制》规定:初等小学可以男女同学;女子不另设课程标准,但就其各级学校增损其学科。相较而言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五四前后思想解放和女子运动的发展,女子教育出现了新气象,构建平等的教育机制,供男女共同享用。为了培养女公民,彻底实现女性解放,在《壬戌学制》中彻底向男女两性双轨的课程体系行了告别礼。
  从整个过程来看,初等女学课程的变迁呈现出如下特点:在课程目标上,从培养“贤妻良母”向“女国民”转变;在课程内容上,和男性从“分离”走向“统一”;在课程设置上,逐渐完善,并注意遵循教育规律;在变迁动力上,背后交织着文化冲突。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