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网络学习参与度的提升策略研究
【6h】

基于生态学原理的网络学习参与度的提升策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图表目录

1绪论

1.1.2网络学习参与的现状

1.1.3生态学思想为教育发展提供新视角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1.2.2研究意义

1.3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研究内容

1.3.2研究方法

1.4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网络学习参与度的理论研究

1.4.2网络学习参与度的定量研究

1.4.3网络学习参与度的影响因素研究

1.4.4网络学习参与度的提升策略研究

1.5相关概念界定

1.5.1生态学原理

1.5.2网络学习参与度

2基于生态学原理的网络学习参与特征分析

2.1生态学思想概述

2.1.1生态学思想的内涵

2.1.2网络学习生态系统的内涵

2.2网络学习参与过程的生态特征

2.2.1开放与自由

2.2.2内化与外化

2.2.3平等与共生

2.2.4个体与群体

3网络学习参与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3.1问卷设计

3.2问卷调查过程

3.3问卷结果与分析

3.3.1网络学习参与情况

3.3.2网络学习数据分析

3.4调查总结

3.4.1学习者网络学习参与度影晌因素总结

3.4.2学习者网络学习参与不高的表现

4提升网络学习参与度的生态策略

4.1创设生态学习环境,培养参与习惯

4.1.1提供活动空间,孕育主体成长

4.1.2制定合理规范,和谐学习环境

4.2整合循环学习信息,提高知识创生

4.2.1注重信息传递,推动能量流动

4.2.2建立开放情境,促进知识创造生成

4.3发挥教师引导力量,加强多元互动

4.3.1善用监控工具,聚焦引导发展

4.3.2构建师生交流网,增加情感共通

4.3.3明确合理评价,丰富参与密度

4.4注重主体协作竞争,维持参与活力

4.4.1巧用竞争规则,形成主体意识

4.4.2明确“生态位’’,提升群体凝聚力

5基于M00DLE平台的实施与效果分析

5.1网络学习课程分析

5.2策略实施前期活动

5.3实施提升策略阶段

5.3.1平台环境创设,营造和谐氛围

5.3.2设置学习任务,监促多维交互

5.3.3教师调控反馈,及时引导发展

5.3.4协作竞争共存,激发学习潜力

5.4策略实施效果评测

5.4.1效果总述

5.4.2参与数据分析

5.4.3帖子交互情况分析

5.4.4效果应用小结

6研究总结与展望

6.1研究总结

6.2研究局限与不足

6.3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在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征程中,科技更新进步,互联网繁荣发展,网络学习逐渐成为当前教育中重要的学习形式。然而在实践过程中,网络学习参与度并不高。基于该现象,本研究以生态环境中和谐美好、平衡发展为愿景,洞察学习者参与网络学习的过程,并提出网络学习参与度的提升策略,促进其思维发展。
  本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以生态学思想和原理为指导,分析参与网络学习的环境、资源、教师、学习者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网络学习参与过程具有开放与自由、内化与外化、平等与共生、个体与群体等生态特征。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因子之间互相维系,学习者作为其中一种生态因子,参与学习的各种行为会潜移默化其他参与者,甚至会扩展到整个生态学习系统。
  在已有网络学习参与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并且深入调查学习者当前参与网络学习的现状,发现存在学习者参与网络学习时过度自由、信息流动失衡、主体交流匮乏、学习者缺少群体归属感问题,基于学习者网络学习参与过程中归纳的生态特征,提出理论策略:1)创设生态学习环境,培养参与习惯;2)整合循环学习信息,提高知识创生;3)发挥教师引导力量,加强多元互动;4)注重主体协作竞争,提高参与活力。为了进一步验证提升策略的有效性,将其运用于学习平台中,观察并测量学习者参与网络学习的相关数据,以学习表现(平台访问频次、在线学习时间量、资源访问量、发帖数和帖子内容)和作业完成情况作为主要参考。通过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研究发现策略实施效果良好,与预期的结果较为一致,实施对象的参与度有了提升,整体生态活力良好,互动较紧密。总结归纳本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收获成果和存在问题,反思不足后提出未来研究需继续探索的方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