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刑事侦查程序的构造
【6h】

论刑事侦查程序的构造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侦查程序构造的界定与价值

1.1 侦查程序构造的界定

1.1.1 侦查程序构造的概念

1.1.2 诉讼价值与侦查程序构造

1.1.3 侦查目的与侦查程序构造

1.2 侦查程序构造的研究价值

1.2.1 侦查程序构造研究的理论价值

1.2.2 侦查程序构造研究的实践价值

二、域外侦查程序构造的比较分析

2.1 域外侦查程序构造的解读

2.1.1 当事人主义国家的侦查程序构造解读

2.1.2 职权主义国家的侦查程序构造解读

2.1.3 混合式侦查程序构造解读

2.2 域外侦查程序构造的启示

2.2.1 人权保障理念凸显

2.2.2 侦查权监督机制成熟

2.2.3 侦辩对抗关系有效实现

2.2.4 中立第三方介入侦查程序

三、1996年刑诉法中侦查程序构造的解读与反思

3.1 1996年刑诉法中侦查程序构造的解读

3.1.1 侦查程序构造的主体

3.1.2 侦查程序构造各主体之间的关系

3.2 1996年刑诉法中侦查程序构造的反思

3.2.1 人权保障不足

3.2.2 中立第三方缺乏

3.2.3 侦查杈监督机制匮乏

3.2.4 侦辩对抗关系无法有效实现

四、新刑诉法在侦查程序构造上的突破与不足

4.1 新刑事诉讼法的突破

4.1.1 人权理念更为深化

4.1.2 律师在侦查程序中的辩护地位得以确立

4.1.3 相关诉讼基本原则得到完善

4.2 新刑诉法仍存在的不足

五、我国侦查程序构造的改进对策

5.1 优化侦查程序构造的基本理念

5.2 完善相关的诉讼基本原则

5.3 在侦查程序中引入中立第三方

5.3.1 侦查程序构造应采用三角结构

5.3.2 审前裁判机关是作为中立第三方的最优选择

5.3.3 在我国设置审前裁判机关的可行性分析

5.4 改进辩护方的防御性权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深化,人权保障已经成为社会管理创新与刑事司法改革的主题,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最能体现人权保障的就是对犯罪嫌疑人以及被告人的权利保障问题。众所周知,在刑事诉讼中,侦查阶段是比较容易出现人权保障问题的环节。以往也曾出现诸如杜培武案、佘祥林案之类的刑讯逼供、非法取证等公权力滥用现象,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实际上侦查程序的构造涉及到整个侦查程序的运行,通过对侦查权的合理配置及制约能够有效保障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为了保障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势必要完善我国侦查程序的构造。2012年,我国对《刑事诉讼法》进行了一次大修,这次修改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制度安排问题,完善了我国侦查程序的构造。
  本文针对我国侦查程序的构造进行详细阐述,将域外国家侦查程序的构造与我国侦查程序的构造进行对比,反思我国侦查程序构造的缺陷。同时,通过新旧刑诉法中侦查程序构造的比较,探寻我国侦查程序构造的改进路径,进而立足本国国情,构造理想的侦查程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