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道德行为是如何转变为不道德行为的?——道德信誉和自我损耗的影响机制
【6h】

道德行为是如何转变为不道德行为的?——道德信誉和自我损耗的影响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研究框架

第四节 创新点

一、研究选题切入创新

二、研究理论视角创新

三、研究情景条件创新

四、研究方法策略创新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道德行为的内涵

二、道德行为的维度和测量

三、道德行为的相关研究

四、小结

第二节 道德许可

一、道德许可的内涵

二、道德许可的测量

三、道德许可的相关研究

四、小结

一、自我损耗的概念

二、自我损耗的测量

三、自我损耗的相关研究

四、小结

一、辱虐管理的概念

二、辱虐管理的测量

三、辱虐管理的相关研究

四、小结

第五节 不道德行为

一、不道德行为的概念

二、不道德行为的测量

三、不道德行为的相关研究

四、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研究假设提出

一、员工的道德行为和道德信誉

二、员工的道德行为和自我损耗

四、辱虐管理的调节作用

第二节 研究模型

第四章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第一节 数据收集

第二节 变量测量

二、道德信誉量表

三、自我损耗量表

四、员工的不道德行为量表

五、辱虐管理量表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假设验证

第一节 信度和效度检验

一、员工的道德行为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二、道德信誉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三、自我损耗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四、员工的不道德行为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五、辱虐管理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第二节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第三节 相关分析

第四节 假设检验

一、员工的道德行为对其不道德行为的影响

二、员工的道德行为对道德信誉的影响

三、员工的道德行为对自我损耗的影响

四、道德信誉和自我损耗的中介效应检验

五、辱虐管理的调节作用检验

第五节 实证研究结果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第一节 研究结论

一、理论启示

二、实践启示

三、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为何许多基本展现良好的个体会在某些特殊的场合做出坏行为?好人是我们心中的一杆秤,规范着我们的言行。成为好人、办好事是不移至理的,然而有时人们会允许自己不办好事、甚至办坏事。这种现象在企业组织里同样会发生,员工作为企业里十分重要的组成结构,他的道德水平的程度可以对企业的道德情况和社会形象产生影响。因而,怎样减少好员工做坏事现象的发生,提高企业道德程度、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是目前管理领域急需解决的问题。
  最近几年,有部分研究者开始着手探索好员工为何会做坏事,然而这些研究却忽略了员工的个体差异对其做坏事作用机制的研究。可见,我们需要进一步厘清员工的道德行为与其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
  因此,本文根据道德许可效应和自我损耗理论,通过回顾文献,建立了一个将道德信誉和自我损耗作为中介变量,辱虐管理作为调节变量的研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理论假设。首先,本文采取员工自评的问卷调查法,采用日志追踪法发放收集问卷。其次,我们通过研究方法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设,探索员工的道德行为与其不道德行为之间复杂的作用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
  (1)员工的道德行为与其道德信誉和自我损耗呈正相关;
  (2)道德信誉和自我损耗对员工的不道德行为呈正相关;
  (3)道德信誉和自我损耗在员工的道德行为与员工的不道德行为中起中介作用;
  (4)辱虐管理正向调节了道德信誉与员工的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即领导辱虐管理越高,道德信誉与员工的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就越强;
  (5)辱虐管理正向调节了自我损耗与员工的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即领导辱虐管理越低,自我损耗与员工的不道德行为之间的关系就越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