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白化茶种质资源综合性状研究
【6h】

白化茶种质资源综合性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致谢

英文文摘

第一章综述

1.1白化茶资源历史渊源

1.2白化茶种质资源特性研究进展

1.3白化茶栽培技术

1.4白化茶加工工艺

1.5白化茶品质特点及其生化功效

1.6白化茶产业及其趋势

第二章白化茶树特异性RAPD分子标记研究

2.1材料和方法

2.1.1植物材料

2.1.2生化试剂

2.1.3基因组DNA提取

2.1.4 RAPD扩增反应

2.1.5序列分析和比较

2.2.结果与分析

2.2.1白化茶品种的RAPD标记分析

2.2.2特异谱带分析

2.2.3特异分子标记DNA序列分析

2.3讨论

第三章白化茶白化表现及其生态特性研究

3.1材料与方法

3.1.1供试材料

3.1.2试验方法

3.1.3研究内容

3.2结果与分析

3.2.1低温敏感型白化茶白化表现及其生态反应

3.2.2光照敏感型白化茶白化表现及其生态反应

3.2.3光温不敏型白化茶白化表现及其生态反应

3.3 讨论

第四章白化茶树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4.1材料与方法

4.2结果与分析

4.2.1基本树冠形态比较

4.2.2新梢萌发和生长发育特性

4.2.3繁殖特性

4.2.4产量性状

4.3 讨论

第五章白化茶适制性及其感官品质研究

5.1材料与方法

5.1.1加工试验方法

5.1.2鲜叶质量评价和感官品质审评方法

5.2结果与分析

5.2.1鲜叶质量

5.2.2关键工艺技术

5.2.3白化茶感官品质

5.2.4白色系白化茶芽、茎、叶分离加工产品品质

5.2.5白色系白化茶超微粉末茶品质评价

5.3讨论

第六章 白化茶生化品质分析研究

6.1.材料与方法

6.1.1材料

6.1.2方法

6.2.结果与分析

6.2.1水浸出物含量

6.2.2叶绿素

6.2.3叶绿素和氨基酸总量变化

6.2.4咖啡因、茶多酚和氨基酸总量

6.2.5儿茶素组成分析

6.2.6氨基酸组成分析

6.3、讨论

第七章白化茶主要品种(系)特性及栽培加工关键技术

7.1低温敏感型白化茶

7.1.1白叶茶1号主要特性

7.1.2四明雪芽主要特性

7.1.3千年雪主要特性

7.1.4栽培加工关键技术

7.2光照敏感型白化茶

7.2.1黄金芽主要特性

7.2.2金光主要特性

7.2.3郁金香主要特性

7.2.4栽培加工关键技术

7.3光温不敏型白化茶

7.3.1花月主要特性

7.3.2关键栽培技术

主要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白化茶,俗称白茶,是芽叶呈白色、黄色或近白色变异的茶树种质资源。本文用分子标记、生化分析并结合育苗、栽培、加工等方法,研究了白化茶资源的分子生物学、生态学、白化表现及主要生育特性、加工及品质等综合性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利用RAPD技术并结合 DNA序列测定结果表明,7个白化茶品种(系)分别属于不同的遗传类型。19个引物扩增出206条谱带,其中19条为单一品种(系)唯一扩增的条带,30条为单个品种(系)唯一缺失的条带。在21个特异DNA分子标记中,4个标记成功测序,已被Genbank收录,登录号分别为:DQ443475、DQ440531、DQ443473和DQ443474。 2、对九个供试样本的白化表现与生态反应研究指出,3个为不敏感型,即属于永久性白化型;3个为光敏型,白化启动光照强度约在50001ux以上;3个为温敏型,自然生长时只在春季气温15℃以下时白化充分,气温25℃以上时基本不白化。另外,肥水条件可影响白化程度和持白时间。 3、白化茶树体大小、树势强弱等主要表现为个性差异,与白化并无直接关联,但有开花量大、结实少、喜肥的共性。白化茶栽培上应多施有机肥,注重生理抗逆保护,强调及时适度采摘。 4、白化芽叶鲜质量应兼顾白化程度和嫩度二个要素;适度足摊、重度杀青、延时摊凉或回潮,是决定白化茶品质特色的关键工艺;鲜叶越白(或黄),干茶越黄,内质也越好。 5、白化茶具有突出的品质成份和生化功效。其内含物较丰富,氨基酸含量高;春茶氨基酸总量与鲜叶白化程度呈正相关,与叶绿素、茶多酚呈负相关,而与咖啡碱关联不大。氨基酸、儿茶素组成与常规茶树无显著差异,茶氨酸占氨基酸总量55%以上,EGCG约占儿茶素总量60%以上。

著录项

  • 作者

    王开荣;

  •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大学;
  • 学科 农业推广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国平,毛祖法;
  • 年度 200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茶 ;
  • 关键词

    白化茶; 种质资源; 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