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克拉霉素合成新方法和杂质分析
【6h】

克拉霉素合成新方法和杂质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前言

1.2功效及药理

1.3合成工艺进展

1.3.1新型红霉素类药物发展

1.3.2几种新型红霉素药物

1.3.3克拉霉素的研制历程

1.4合成克拉霉素新方法

1.4.1合成工艺路线

1.4.2新合成工艺意义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克拉霉素合成及数据检测

2.1试剂与原料

2.2实验步骤

2.2.1肟化

2.2.2醚化硅烷化

2.2.3 甲基化

2.2.4脱保护还原

2.3克拉霉素数据检测

2.3.1 结构式

2.3.2红外吸收光谱(IR)

2.3.3质谱(MS)

2.3.4元素分析

2.3.5磁共振谱

2.3.6差热扫描量热分析(DSC)

2.3.7克拉霉素单晶的制备及谱图

第三章 克拉霉素杂质分析

3.1红霉素肟杂质

3.2克拉霉素杂质

3.2.1克拉霉素肟

3.2.2克拉霉素肟甲化物

3.2.3 6,11-双甲基物:

3.2.4 6,12-双甲基物:

3.2.5克拉霉素F

3.2.6 N-去甲基克拉霉素

第四章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展开▼

摘要

本论文主要介绍第二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克拉霉素,因为其在药学药理和人体代谢等方面的优越性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泌尿系统、皮肤和软组织等各种感染。随着近年来的不断发展研究,本文对各种红霉素类抗生素的应用和现状进行总结概括。白克拉霉素首次被合成以来,合成工艺从实验室合成到第一个工业化生产得到了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在合成中为实现选择性甲基化,应用的各种保护基不断得到发展。
   用2-乙氧基丙烯和三甲基氯硅烷作保护剂,阐述合成克拉霉素的新方法,并对合成新工艺的优越性进行总结。通过对合成的克拉霉素进行质谱,红外吸收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及熔点等物性数据测定,对照标准品来确认合成的克拉霉素。
   通过对合成克拉霉素的液相色谱图对照欧洲药典克拉霉素杂质,对几种主要杂质克拉霉素肟,二甲基化物,克拉霉素肟甲化物等进行分析,及影响这些杂质在合成过程中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化学合成和母液中提取方法获取几种主要杂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