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布司他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
【6h】

非布司他在人体内的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目的:
   近些年来资料显示中国痛风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其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临床治疗痛风的各类新型药物正不断涌现。非布司他是一种新型的非嘌呤类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其通过占据进入酶活性部位的通道而阻止底物进入嘌呤氧化酶的蝶呤部位,抑制次黄嘌呤生成黄嘌呤,从而抑制尿酸形成。该药主要通过肝脏代谢,而不依赖肾脏排出。欧盟已于2008年4月批准其上市,美国FDA也在2009年2月批准其上市用于治疗高尿酸血症,但国内尚未上市。目前已有文献未有关于非布司他在中国人群中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研究的报道。本文旨在探讨非布司他在中国人群中的药动学特征,同时与国外报道的文献对比看是否存在差异。为此,本实验进行了单次和多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进食对药物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及国内外人群药代动力学差异和性别差异的研究。
   方法:
   1.非布司他在人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建立LC-MS/MS法测定非布司他在人血浆中的浓度。本试验招募12名健康受试者,包括开展两部分研究内容:①单次和多次给药药代动力学研究:采用1制剂3剂量水平(分别服用非布司他片40mg、80mg和120mg)3周期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方法,三个剂量水平组中40mg和80mg在单次采血完成后做多次给药和采血,120mg组仅做单次给药。②进食对药物药代动力学影响的研究:采用1制剂1剂量水平(80mg)2周期随机交叉自身对照试验设计方法,受试者按随机分组情况,分别在试验当日清晨空腹口服非布司他片或统一进高脂早餐后口服非布司他片。血浆中非布司他浓度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采用DAS2.1.1软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
   2.非布司他在人体的药效学研究。血清中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浓度采用HPLC法检测。
   结果:
   血浆中非布司他浓度测定的线性范围是13.4~21440 ng·mL-1,日间与日内精密度均<10%。
   计算求得单次口服40、80、120mg非布司他片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AUC0-t分别为(9266.28±3720.80)ng·mL-1·h、(21925.22±11303.59)ng·mL-1·h和(33845.27±15744.68)ng·mL-1·h,AUC0-∞分别为(9426.72±3715.53)ng·mL-1·h、(22118.06±11374.98)ng·mL-1·h和(34102.50±15895.04)ng·mL-1·h,MRT0-t分别为(4.16±1.00)h、(4.52±0.66)h和(4.58±0.76)h,MRT0-∞分别为(4.70±1.29)h、(4.84±0.82)h和(4.88±0.98)h,t1/2z分别为(5.10±2.63)h、(5.48±2.02)h和(5.73±4.09)h,Tmax分别为(1.90±1.05)h、(2.13±0.83)h和(1.96±0.84)h,CLz/F分别为(4.88±1.86)L·h-1、(4.46±1.92)L·h-1和(4.16±1.56)L·h-1,Vz/F分别为(34.12±19.69)L、(31.72±11.17)L和(31.99±16.83)L,Cmax分别为(2857.89±1072.38)ng·mL-1、(6750.10±3516.50)ng·mL-1和(9534.84±4369.62)ng·mL-1。
   计算求得多次口服40、80mg非布司他片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AUCss分别为(7877.01±3728.81)ng·mL-1·h和(16822.71±7244.85)ng·mL-1·h,AUC0-t分别为(8039.59±4054.88)ng·mL-1·h和(17053.28±7738.57)ng·mL-1·h,AUC0-∞分别为(8215.28±4142.48)ng·mL-1·h和(17255.52±7846.97)ng·mL-1·h,MRT0-t分别为(4.55±1.48)h和(4.50±0.88)h,MRT0-∞分别为(5.18±1.83)h和(4.83±1.03)h,t1/2Z分别为(5.74±4.52)h和(5.07±2.41)h,Tmax分别为(2.21±1.57)h和(1.79±0.89)h,CLz/F分别为(5.86±2.33)L·h-1和(5.43±2.07)L·h-1,Vz/F分别为(38.73±15.60)L和(34.85±9.01)L,Css_max分别为(2480.43±1399.36)ng·mL-1和(4717.31±2054.50)ng·mL-1,Css_min分别为(24.27±29.18)ng·mL-1和(45.54±46.94)ng·mL-1,Cav分别为(328.21±155.37)ng·mL-1和(700.95±301.87)ng·mL-1,DF分别为(7.25±2.52)ng·mL-1和(6.95±2.23)ng·mL-1。
   计算求得进食和空腹状态下口服非布司他片80mg后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AUC0-t分别为(17240.06±5067.33 ng·mL-1·h和(19346.89±7644.93)ng·mL-1·h,AUC0-∞分别为(17365.82±5100.10)ng·mL-1·h和(19602.30±7635.54)ng·mL-1·h,MRT0-t分别为(5.95±1.47)h和(4.69±0.68)h,MRT0∞分别为(6.17±1.52)h和(5.24±0.99)h,t1/2Z分别为(4.59±1.48)h和(6.40±3.22)h,Tmax分别为(2.71±1.91)h和(1.88+1.05)h,CLz/F分别为(5.01±1.56)L·h-1和(2.34±0.97)L·h-1,Vz/F分别为(2.76±16.65)L和(20.41±11.01)L,Cmax分别为(3469.43±1420.15)ng·mL-1和(5280.54±2036.03)ng·mL-1。
   血清中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线性范围分别是1.667~166.667μg·mL-1(γ=0.9995),0.033~3.338μg·mL-1(γ=0.9994)和0.033~3.338μ·mL-1(γ=0.9996),日间与日内精密度均<15%。
   结论:
   非布司他片单次给药Cmax、AUC0-t和AUC0-∞与给药剂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非布司他片多次给药试验中,加大剂量和多剂量给药并没有引起分布容积的相似变化,由此可知,给药方法的改变并未影响非布司他的组织分布,非布司他没有蓄积;进食状态下口服80mg非布司他片与空腹状态下口服后相比,即使食物引起的非布司他的吸收速度和程度的减少,这种减少在非布司他临床的药效变化是不相关的,因此,服用非布司他片可以不管给药前是否有食物摄入;非布司他片80 mg多次给药达稳态后,男性的Cmax低于女性,男性的Tmax大于女性,有显著性差异;非布司他在中国人群暴露水平以AUC计,较国外显著升高,提示该药具有人种差异,在临床剂量设置中是否需要减量使用,有待于进一步进行代谢研究及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试验过程中未观察到明显不良反应,该药耐受性较好。
   人体血清中的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浓度测定采用HPLC-UV法,该法灵敏度高,精密度和准确度佳,能满足非布司他体内药效学研究的需要。
   对比分析10名健康人体血清样本中尿酸、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浓度与相应的非布司他血药浓度,可知随着非布司他给药剂量的增加,尿酸的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黄嘌呤和次黄嘌呤的含量呈相应上升趋势,表明非布司他能够有效治疗痛风,且药效与给药剂量成线性关系。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