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维生素C和E对黄颡鱼生长、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6h】

维生素C和E对黄颡鱼生长、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1.绪论

1.2水生动物维生素C研究概述

1.2.1维生素C的理化性质

1.2.2维生素C与水生动物抗氧化能力

1.2.3维生素C与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力

1.2.4水生动物维生素C的需要量

1.3水生动物维生素E研究概述

1.3.1维生素E的理化性质

1.3.2维生素E与机体抗氧化

1.3.3维生素E与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病力

1.3.4水生动物维生素E需要量

2.维生素C对黄颡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2.1材料与方法

2.1.1实验饲料

2.1.2实验管理

2.1.3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1.4计算公式及统计分析方法

2.2结果

2.2.1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对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2.2.2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对黄颡鱼的血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2.2.3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对黄颡鱼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2.2.4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对黄颡鱼免疫应答的影响

2.2.5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对黄颡鱼攻毒存活率的影响

2.3讨论

2.4小结

3.维生素E对黄颡鱼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3.1材料与方法

3.1.1实验饲料

3.1.2实验管理

3.1.3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3.1.4计算公式及统计分析方法

3.2结果

3.2.1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黄颡鱼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3.2.2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黄颡鱼的血液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2.3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黄颡鱼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3.2.4饲料中维生素E水平对黄颡鱼免疫应答的影响

3.2.5饲料中不同含量的维生素E对黄颡鱼攻毒存活率的影响

3.3讨论

3.4小结

4.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文以我国重要的淡水养殖品种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为研究对象,在室内实验条件下进行生长实验。分别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 C和维生素E,并研究其对黄颡鱼生长性能、血液学指标、抗氧化和免疫相关酶活性及攻毒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
  1.以初始体重为2.00±0.02 g的黄颡鱼幼鱼为实验对象,在300 L的玻璃钢桶中进行为期12周的投喂实验,探讨饲料中不同维生素 C水平对其生长、血清生化组成、抗氧化以及非特异性免疫相关指标的影响。以红鱼粉、豆粕、小麦蛋白粉和磷虾粉为蛋白源,以鱼油及豆油为脂肪源,配制基础饲料。基础饲料中添加0.0,20.0,40.0,80.0,160.0和320.0 mg/kg的维生素C磷酸酯(实测维生素C有效含量为1.9,18.9,36.8,78.4,156.5和316.0 mg/kg)。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每天饱食饲喂2次(8:00和17:00)。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 C的添加水平对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存在影响显著(p<0.05),然而对饲料效率(FE)和蛋白质效率(PER)的影响不显著(p>0.05)。当饲料中维生素 C水平从1.9 mg/kg增加到156.5 mg/kg,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提高(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 C水平的进一步提高,黄颡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并没有显著升高。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对黄颡鱼血红蛋白、血清葡萄糖和甘油三酯的的影响显著(p<0.05),而红细胞含量,白细胞含量、红细胞压积、血清总蛋白和胆固醇含量不受饲料中维生素 C水平的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 C水平的提高,黄颡鱼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p<0.05)。对血清中的溶菌酶,免疫球蛋白和总补体分析表明,血清中的溶菌酶(LZM)各处理组之间呈显著差异(p<0.05),而总免疫球蛋白(Ig)和总补体(CH50)各处理间并无显著差异(p>0.05)。对头肾巨噬细胞的分析表明,饲料中维生素 C水平显著影响了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RB)和吞噬百分率(PP)(p<0.05)。攻毒实验表明,注射嗜水气单胞菌14天后,饲料中维生素C水平为18.89 mg/kg组和36.76 mg/kg组可显著提高黄颡鱼存活率(p<0.05),其他各实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分别以特定生长率(SGR)和溶菌酶活性(LZM)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得出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C的适宜需要量分别为114.5 mg/kg和114.3 mg/kg。
  2.以初始体重为2.01±0.02 g的黄颡鱼幼鱼为实验对象,在300 L的玻璃钢桶中进行为期12周的投喂实验,探讨饲料中不同维生素 E水平对其生长、血清生化组成、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性能的影响。以红鱼粉、豆粕和小麦蛋白粉为蛋白源,以鱼油和大豆油为脂肪源,配制精制基础饲料。基础饲料中添加0.0,10.0,20.0,40.0,80.0,160.0 mg/kg a-生育酚醋酸酯(实测维生素 E有效含量为8.9(对照组),19.6,27.0,39.7,77.6和156.9 mg/kg)。每个处理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20尾鱼,每天饱食饲喂2次(8:00和17:00)。实验结果表明,饲料中维生素 E含量显著影响了黄颡鱼幼鱼的增重率(WG),特定生长率(SGR),饲料效率(FE),蛋白质效率(PER)(p<0.05)。当饲料中维生素E含量在8.9-37.9 mg/kg时,黄颡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随着饲料中维生素 E水平的进一步升高,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并没有显著提高。血液常规指标显示,饲料中维生素 E水平对黄颡鱼红细胞压积和血清甘油三酯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但是对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葡萄糖和总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中维生素 E水平的提高,黄颡鱼血清中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溶菌酶(LZM)含量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下降,而对血清中的总免疫球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对头肾巨噬细胞的分析表明,饲料中维生素 E水平显著影响了头肾巨噬细胞的呼吸爆发(RB)和吞噬百分率(PP)。攻毒实验表明,注射嗜水气单胞菌14天后,饲料中维生素 E水平为27 mg/kg会显著提高黄颡鱼的存活率,随着饲料中维生素 E水平的进一步升高,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分别以特定生长率(SGR)和溶菌酶活性(LZM)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得出黄颡鱼幼鱼饲料中维生素 E的适宜需要量分别为33.22 mg/kg和46.0 mg/kg。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