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街道办事处编外人员管理问题研究——以庄桥街道为例
【6h】

街道办事处编外人员管理问题研究——以庄桥街道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2研究现状述评

1.2.1国外研究述评

1.2.2国内研究述评

1.3研究的框架和方法

1.3.1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

1.3.2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2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相关概念界定

2.1.1街道办事处

2.1.2编外人员

2.2理论基础

2.2.1政府职能理论

2.2.2府际关系理论

2.2.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3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管理演变与现状分析

3.1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管理演变

3.1.1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的的产生

3.1.2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的管理体制演变

3.2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管理现状

3.2.1庄桥街道编外人员概况

3.2.2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管理做法

4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4.1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

4.1.1编外总量庞大

4.1.2人员素质偏低

4.1.3进出不规范

4.1.4管理比较粗疏

4.2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4.2.1政府职能过于宽泛

4.2.2政府编制不够科学

4.2.3机构改革对编外人员录用形成了挑战

4.2.4编外人员管理体制落后

5完善街道办事处编外人员管理的对策

5.1优化基层政府职能

5.1.1纵向职能配置法制化

5.1.2横向职能划分规范化

5.2科学核定人员编制

5.2.1建立编外人员总量控制机制

5.2.2实行编外人员用工申报机制

5.3 妥善处理机构改革中安置补偿

5.4 健全编外人员管理体制

5.4.1建立用工规章制度,完善编外用工流程

5.4.2加强培训素质开发,优化编外人员结构

5.4.3完善待遇分配制度,发挥激励约束功能

5.4.4 健全绩效考评体系,推行科学高效管理

5.4.5建立新型用工机制,探索节约成本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各项公共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社会公共服务需求量不断扩大。特别是街道办事处作为基层政府的派出机关,是管辖辖区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卫生、建设、社会治安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基层组织,是城市基层政权的基础。为满足社会公共需求,在行政事业编制数不足,行政事业人员不能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背景下,编外人员应运而生,用以缓解工作的压力。但编外人员管理机制的不成熟、不匹配,导致管理中凸显诸多问题:编外总量庞大,配套管理未跟进;人员素质偏低,工作职责不明确;编外用工随意,进出机制不规范;管理方式滞后,激励机制不健全等。街道办事处虽然只是基层政府的派出机关,但街道办事处编外人员同样代表着政府的形象,安排在窗口岗位、一线岗位的编外人员的工作方式和态度,使群众对街道办事处的映像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进而影响着基层政权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规范政府编外人员管理至关重要。本文在管理学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庄桥街道编外用工管理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信息,统计数据,查找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街道办事处可以借此提高编外人员管理水平,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服务的需求。
  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重点是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述评,通过研究述评分析我国政府编外用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剖析,为论文提供可借鉴的经验。第二部分是对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的解读。通过界定街道办事处、编外人员等基本概念,并以政府编外人员管理相关理论——政府职能理论、府际关系理论、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基础,展开思考和研究。第三部分研究分析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管理演变和现状。通过分析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的产生和管理体制演变,为找寻基层政府编外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提供依据。以庄桥街道为调研对象,总结编外人员的规模、结构、类型以及管理做法。第四部分,研究庄桥街道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重点在于对问题进行全面的查找并分析表象背后的原因。第五部分,提出街道办事处编外人员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通过优化基层政府职能、科学核定人员编制、妥善处理机构改革中安置补偿以及健全编外人员管理体制等方式,为街道办事处编外人员管理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解决对策。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