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中哲学教学例证素材研究——意义发现与选择应用
【6h】

高中哲学教学例证素材研究——意义发现与选择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1例证素材的含义、性质及其与教学素材、课程资源的关系

2例证素材在高中哲学教学中意义与价值

2.1例证素材对教师讲授、学生理解哲学概念、原理上的作用

2.2激发兴趣、营造问题情境,启迪学生的智慧之思

2.3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4增进审美体验,感悟哲学之美,提升教学境界

2.5放宽学生的视野,促进探究生成

3高中哲学教学例证素材选择、应用上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归因

3.1对时代感、时效性的误解

3.2例证素材哲学内涵的匮乏与肤浅

3.3自然科学素材的匮乏

3.4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及隐性经验利用不足

3.5中国古代哲学素材的匮乏及对古代哲学家的误读

4例证素材选择与应用的基本原则

4.1科学性与趣味性的统一

4.2典型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4.3思想性、教育性与启发性的统一

4.4时代性与文化性统一

4.5问题中心与对话原则

4.6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本人的主要学术成果

展开▼

摘要

在高中哲学教学中,例证素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价值。从实践上看,教学过程的每一环节都离不开例证素材的支撑。我们可以说,教师对例证素材的选择与应用,体现了其自身的综合素质,也反映了他对教学的理解。但是,即便是在当前新课程教学背景下,“高中哲学教学例证素材”问题,并不是一个焦点或热点问题,没有进入许多专家、学者、教师的视野,甚至是被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因此,陈旧、落后的素材观在一定程度上仍被传承和延续着。这种落后的素材观不仅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与精神,也有违哲学学科教学的规定性,极大地制约了教师能动性的发挥,妨碍了教与学的自由。
  本文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教师的视角对高中哲学课堂教学中例证素材问题,做了一点粗浅的探讨。即:例证素材的含义及其与教学素材、课程资源的关系,意义与价值,选择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归因,选择与应用的基本原则。
  本文认为:哲学教学例证素材的选择与应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而不能单纯将它理解为,一个如何“举例”或“举例的艺术”问题,它有更丰富的内涵与潜在的教学价值、教育意义。
  例证素材属于哲学教学的“软件”,其选择、应用涉及诸多因素,是个十分复杂的综合性、系统性问题;哪些素材能进入课堂或教学过程,主要取决于教师;即便是素材来自学生,或者是在课堂上“生成”的,但对它的解读与运用也主要是由教师来实现的。教师主观上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分的关注例证素材在考试中的作用,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师对素材的深层含义及其在教学中价值,缺乏发现与体认。因此使得课堂教学中,例证素材的选择与应用呈现出诸多问题。本文在探讨这些问题时,主要着眼于:哲学学科教学的规定性、学科规范、学生思维、认知水平、哲学智慧的获得、《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等;并在此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因”分析。在本文撰写过程中,作者通过实践调查与文献检索发现,目前教学领域内,专家学者以及教师对例证素材“选择、应用”问题所做的相关研究尚属少见。
  本研究所期望达到的目的是:教师在例证素材的选择与应用上,不能局限于自身的经验与感性,而应上升到理性的思考,改进自己的观念、策略与行为,自觉地用哲学思维、开放的视野、去审视教学、素材、去整合教学资源,赋予教学以新鲜的生命活力,从而更好体现哲学教学应有的价值,实现哲学教学向“思考、追问、智慧”的回归。为此,本文提出了例证素材选择与应用的“六大基本原则”。
  本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实践调查的方法、文献法、质性的方法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